一个中成药,散全身一切结节!

以下这些疾病你是不是耳熟能详?甲状腺结节、乳腺结节、肺结节、肝囊肿、胃肠息肉、子宫肌瘤、卵巢囊肿、脂肪瘤、淋巴结肿大等等等等。在中医上,它们常常被称为“瘰疬”、“痰核”、“瘿瘤”。这些疾病虽然不是会致命的重病,但却很难被完全治愈,让人不胜其烦。

有些人为了方便,直接选择去医院开刀切除,但没过几年,再去复查,就会发现结节或者囊肿又长出来了。这其中的原因很简单,就像潮湿的木头上容易长蘑菇一样,我们虽然把蘑菇摘了,但没过多久,蘑菇依然会继续生长。所以说,如果体质没有得到改变,只是单纯地用手术来治疗,只能治标而不能治本

要想知道结节在中医上如何治疗,首先要了解它的形成原因。结节的产生,大多是由气滞、痰凝、血瘀所导致。不管是气滞、痰凝,还是血瘀,都会让机体内部的气血流通受到影响。当气血运行变慢时,各种病理产物就会随着血液的流动慢慢凝聚在一起,形成一个个有形的痰核。这些小痰核随着经络的走向移动,在身体哪个部位停留,就会在那个部位慢慢汇聚,凝聚成更大的肉眼可见的“包块”。

了解了这些“包块”的形成机制,我们就能很容易地找到对付它们的方法了。既然原因是气滞、痰凝、血瘀,那我们就可以用行气解郁、化痰利水、活血化瘀的方法来对付它们。从古至今,治疗这类疑难杂症,中医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今天给大家介绍的方子是清代名医顾世澄的内消瘰疬丸,它出自《疡医大全》一书。这个方子的名字中的“内消”,指的是从内消除的意思。此药能软坚散结、化痰消瘿,主要用于治疗瘿瘤、瘰疬、痰核等病症。现代人已经将这个方子制成中成药,每天服用三次,每次服用9克,用温开水送服即可。

有人可能会问,中药里大部分都是汤剂,为什么这个方子是“丸剂”呢?中医认为,久病必虚,一旦病情到了包块这一步,就说明病邪已经在体内存在已久。此时不适合用“汤剂”进行猛攻,而更适合用“丸剂”进行缓慢的治疗,这样才能在不伤身体根本的情况下消除结节。

这个方子由十七味药组成,包括夏枯草、玄参、天花粉、甘草、青盐、白蔹、当归、海藻、枳壳、桔梗、川贝母、制大黄、薄荷、连翘、海蛤粉和生地等。

全方以夏枯草为主药,主要发挥其清热泻火、消肿散结的作用;玄参、青盐、白蔹、海蛤壳和连翘为辅药,共同发挥软坚散结、化痰利水、清热解毒的作用。在这其中,《黄帝内经》最早提出了“咸软”之说,后金代张元素将之解释为“咸能软坚”,并引申为“软坚散结”之意。顾名思义,就是说咸味可以将坚硬之物软化,并将郁结散开。方中的玄参、大青盐、海藻和蛤壳四味药材均具咸味,四药同用可以软化体内的结节和囊肿。

此外还有薄荷、天花粉、大黄、玄明粉、枳壳、桔梗、当归和地黄等药为佐药,主要发挥行气解郁、除痞消痰、泻火祛瘀、凉血养阴的作用;甘草作为使药,主要起到调和诸药的作用。这些药物相辅相成,共同协作,对于结节性疾病有出乎意料的疗效。

最后,跟大家说几句心里话。我们体内的大多数结节都是由于体内气机不畅所有导时致候的我。们说的心塞、胸闷,其实就是中医所说的气滞。普通的气滞用一些理气药就能化解,但气滞久了,就会生痰、生瘀,也就形成了我们常说的结节。因此,少生气,也是治疗结节的一剂良方。及时宣泄自己的负面情绪是很重要的,别憋着。遇到不愉快的事情要学着排解,做做运动或者与家人朋友倾诉一下都可以调节心情的同时也是对自己的身体负责的表现。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