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人”人格结构分析

《黄帝内经》作为我国现存最早、内容最丰富、影响深远的医学著作,包含着极其丰富的心理学内容,对人格分型也有着详尽的记载。《黄帝内经》中的人格分型主要体现在《灵枢·通天》和《灵枢·阴阳二十五人》两个篇章中,“五行人”人格分型是中医最重要的人格分型之一。《灵枢·阴阳二十五人》依据五行将人分为木形、火形、土形、金形、水形5种类型,也有文献称之为五形人,并提出了不同类型的人形体、性格、行为、习惯、对季节的适应性等。“五行人”分型是符合中医理论、独具特色,自成体系的中国人格理论体系,和人的生理功能、体质特征、病理变化、患病倾向也有着密切的关联,对防治疾病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通过文献研究、词汇研究,结合数据挖掘技术,整理、挖掘和分析“五行人”人格结构和特质,通过和现有的人格维度模型对比,进行“五行人”人格结构和维度的梳理、分析,为进一步建立“五行人”人格模型、进行相关理论和实证研究提供思路和依据。

      资料与方法

1. 梳理“五行人”人格特质形容词 

梳理相关文献,包括:①《黄帝内经》类典籍(《黄帝内经太素》《黄帝内经灵枢注证发微》《类经》《内经知要》等);②相术典籍、四柱命理古籍等古代经典文献(《五行大义》《千里命稿》《渊海子平》《三命汇通》等);③以“五行”“五形”“阴阳二十五人”“人格”“个性”为单独或组合关键词在CNKI、维普、万方数据库对建库至2021年10月的文献进行检索,将相关词汇进行整理和录入。

2. 人格特质形容词的筛选、阐释和标准化  

对词汇进行筛选和标准化,邀请中国人民大学语言文学专业的学者及中医学专业的研究生进行词汇的阐释,优先保留目前仍在沿用的词汇,之后结合后世学者的解释及现代人的个性特征,释为现代通用文词,参考中国现代心理学家筛选的人格特质形容词,按照五行分类框架构建形容词表。

3. 基于支持向量机序列最小优化算法(sequential minimal optimization,SMO)分类方法构建五行人格特质形容词表 

将每一位医家或文献的观点进行梳理,如果医家或文献的观点有明显的重复和引用关系,则保留其一。将数据进行二值化录入,应用Weka3.8进行支持向量机SMO分析,以分类属性的权重判断形容词的准确度,构建“五行人”人格特质形容词表。图片

      结果

1. 人格特质形容词分类精确度结果

以文献研究为基础,对“五行人”个性特征形容词进行筛选、合并和阐释后,最终得到138个形容词,分别以木、火、土、金、水为分类属性,SMO分析分类精确度分别为91.38%、90.43%、91.74%、94.37%、87.67%。

2. “五行人”人格特质形容词表的构建 

根据SMO分析的权重评估每个条目对于分类结果的重要性,选择权重>0.02的条目,得到“五行人”人格分类特征形容词条目,其中木形人条目18个,火形人条目18个,土形人条目16个,金形人条目25个,水形人条目22个,见表1。

      讨论

1. “五行人”与艾森克人格维度

艾森克人格结构由3个基本维度构成,即内倾-外倾维度、神经质(也称情绪性)维度和精神质维度,而内倾-外倾维度与神经质维度相交,可以构成人格的32种基本特质,并与4种传统气质类型结合。艾森克人格问卷(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EPQ)是由艾森克教授等编制的测量人格维度的工具,有3个人格维度和1个效度量表。而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PQ Short Scale for Chinese,EPQ-RSC)由钱铭怡等修订,是目前临床研究应用最为广泛的人格量表。如赵刘乐等发现艾森克人格的神经质、内倾-外倾、精神质以及掩饰性是影响冠心病患者康复的重要因素,且患者的心理紊乱状态和EPQ的N分呈显著正相关。唐玉芬等发现,贲门失弛缓症患者EPQ-RSC的内倾-外倾、神经质、精神质和掩饰性评分显著升高,且疾病严重程度高,则精神质分数高,掩饰性分数低。

早有学者提出艾森克人格维度与《黄帝内经》的阴阳人格有相似的思维模式,且有相近的心理行为特征的描述,如“安安然”与安静的,“多虑”与焦虑的,如果以阴阳表示人格特征,阳是积极、活跃、向外的,而太阳、少阳等阳形人的描述也确实多分布于外倾维度一边。

笔者发现,“五行人”的部分人格特质确实与艾森克人格模型中的基本特质有所对应,如木形人,其特质描述偏向于内向维度(固执的、多虑的、随波逐流的、平易的),且具有低精神质维度得分的特征(善良的、有同情心的、慈悲的、温柔的、兼爱的);火形人特质描述偏向于外向、不稳定的维度(乐观的、焦躁的、积极进取的、好胜的、冲动的);土形人的性格描述偏向于内向、稳定的维度(平易的、沉稳的);金形人的描述偏向于外向、稳定的维度(合群的、喜爱交往的、口才好的、有主见的);水形人的描述与土形人一样,同样偏向于内向、稳定的维度(冷静的、深沉的、思虑深远的、安静的),但其特质形容词和土形人并不完全相同。五行中火具有炎热、上升、光明的特性;水具有滋润、下行、闭藏的特性,类比于人格特性,则分别具有外向、不稳定和内向、稳定的特征,“五行人”人格分类与现代心理学研究思路不谋而合,可见《黄帝内经》对“五行人”描述虽精简,但确实是系统、准确的人格学说,具有深刻的内涵,值得我们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2. “五行人”与大五人格模型 

人格结构的五因素模型是在分析、研究英语词汇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有学者对五因素模型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编制了测验五因素的NEO人格量表(neuroticism extroversion openness personality inventory,NEO-PI),包括神经质(neuroticism)、外向性(extroversion)、开放性(openness)、宜人性(agreeableness)和尽责性(conscientiousness)5个维度。1992年,该量表修订为Revised NEO-PI,简称NEO-PI-R。目前NEO-PI-R是西方国家使用最广泛的人格量表之一,被用于人格测量、医学、心理学等多个领域。依据大五人格理论,有研究发现,帕金森病患者的人格表现为高神经质、低外向性和低开放性。陈庆秋等发现,外向性、神经质性及尽责性会影响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女性患者的生活质量。

通过对五因素模型以及大五人格的特质形容词的分析,笔者发现“五行人”的人格特质和大五人格结构在各个维度均有所对应。如木形人:神经质(多虑的、坚强的)、外向性(举止大方的)、宜人性(有同情心的、善良的、兼爱的、淳朴的、顺从的、慈悲的);火形人:神经质(焦躁的、性情急躁的、冲动的)、外向性(乐观的、有胆量的)、开放性(率性的、逍遥自在的)、宜人性(坦率的、有礼的、傲慢的)和尽责性(好胜的、积极进取的);土形人:神经质(沉稳的)、开放性(固执的、墨守成规的、宽容的)、宜人性(平易的、诚实的、真诚的、孝顺的)和尽责性(有远见的);金形人:神经质(坚强的、冲动的)、外向性(严肃的、合群的)、宜人性(助人为乐的、好斗的)和尽责性(干练的、专心的、沉稳的、有远见的);水形人:神经质(冷静的、沉稳的)、外向性(安静的)、开放性(玩世不恭的、逍遥自在的)、宜人性(多疑的、圆滑的、察言观色的)和尽责性(聪明的、深沉的、思虑深远的)。

大五模型是在词汇学假设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对人格结构的描述维度,可以评估个体的外向性、宜人性、尽责性、神经质和开放性5种人格维度。可以看出,“五行人”结构中也包含了这5种人格维度,但并非如某些观点所认为的,“五行人”每一型对应一种五因素维度。五行人格的每一型都应是由多因素、多维度共同构成的。

3. 五行人格与五态人格 

“五态人”与“五行人”均源于《黄帝内经》,《灵枢·通天》中对“五态人”的性格、举止、体质及治疗等都有记载。“五态人”将人分为太阳,少阳,阴阳和平,少阴、太阳五型。杨秋莉等制订的五态性格测验问卷是我国本土的第一个人格测量。

有观点认为,“五态人”和“五行人”存在对应关系。如李黎等提出“木”属性个性直爽,与少阳人格好社交、开朗的表现相对应;“火”属性性急、喜张扬,与太阳人格冲动、易怒的表现相对应,这类观点将五行的特性进行引申和阐释,从而得到五态人与五行或“五行人”的对应关系。本研究发现,根据五行的属性与特征,“五态人”确实与五行有一定的配属关系,但并不代表能和“五行人”一一对应。如金形人,既有太阳之人或少阳之人的部分特征,如坚强、有胆量、果断、冲动、口才好、喜爱交往,也有少阴之人的部分特征,如冷静、严肃、有自制力,且有许多特质在“五态人”中并无相似的描述。

有学者提出,中医以阴阳含量多少决定性格表现,阳为兴奋,阴为抑制,表明了神经系统两个过程的相互关系。笔者认为,“五行人”每一类型中也应具有“阴”与“阳”两方面的个性特征倾向,阳代表个性中积极、活跃、主动、进取的属性,阴代表消极、冷静、被动的属性,阴阳属性也可以解释“五行人”中相互对立又相互联系的个性特征,因此“五行人”个性模型可能为以五行为纲,以阴阳为目,每一类型中再分维度的多因素模型。

通过对“五行人”个性特质的分析研究发现,“五行人”人格模型是多维度、多层次的人格模型,将“五行人”的某一类型等同于现有人格模型的某一维度或与五态人分型一一对应都是不合适的,现有的人格理论也不能完全解释“五行人”人格模型,“五行人”人格研究是在中医理论基础上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格心理学研究,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更多的理论及实证研究,以完成对“五行人”人格模型进一步构建和应用。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