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陷胸汤临证运用体会
大陷胸汤,如《伤寒论》所述,犹如深渊之舟,引领你穿越病痛之海。若项强如柔痉状,伴有汗出、胸痛、短气、烦躁,那大陷胸汤便为主宰。其组成之精细,犹如三剑合璧,由大黄10克、芒硝10克、甘遂1克熔铸而成。煎煮之法,亦颇讲究,需以水火共煎,化生神奇之力。
此方之功效,如洪水泻川,逐水之势不可挡。主治水热互结之结胸证,证见心下疼痛,拒按,按之硬,或从心下至少腹硬满疼痛,手不可近。如同深渊之舟,抵挡急流,面对病痛之海,勇往直前。伴短气烦躁,大便秘结,舌上燥而渴,日晡潮热,舌红苔黄腻或兼水滑,脉沉紧或沉迟有力。此为临证之常,亦为用方之准。
本方临床常用于治疗急性胰腺炎、急性肠梗阻、肝脓肿、渗出性胸膜炎、胆囊炎等属水热互结者。在这些疾病中,大陷胸汤如同明灯,指引着患者走出病痛的黑暗。其功效之广,可见一斑,其效果之佳,可证其实。
大陷胸汤,实为治病之良方,无论何证何病,但凡属水热互结者,皆可治之。然此方虽神,亦需慎用。若非水热互结之证,切勿轻投。用方者需明辨是非,谨慎斟酌。患者亦需了解自身病情,配合治疗。如此,方能充分发挥大陷胸汤的功效,早日康复。
案例:
初诊时间是在2020年11月18日,这位年轻的女患者年仅23岁。她已经遭受胃痛胀的困扰将近三年了,这段时间症状还逐渐加重。她晚上难以入眠,易醒,午后常感疲惫她。的月经也不规律,食欲尚可,但大便不畅,身体燥热,自汗严重,且性格急躁。
我注意到她的舌头红润,舌苔呈黄色且较为薄。回想起《伤寒论》第131条所言:“病发于阳,而反下之,热入,因作结胸…所以成结胸者,以下之太早故也。”我认识到这例患者是典型的伤寒表病误下,导致外邪内陷,进而引发水热互结的病例。这是伤寒表未解,又误下,导致水热互结的证候。治疗此症,应使用大陷胸汤。
但此病人是在网上诊断,我无法亲自诊脉,只能通过问诊和舌诊进行辨证。根据她的症状,虽然外表看起来一片热象,但究其根源,还是由于内陷导致的水热互结。因此,她的病状实则由虚所致。
大陷胸汤是一种泻下的峻剂,用此方治疗此症在辨证上不会有太大难度。然而,难点在于剂量的把握。这个病人虽然正值壮年,但久病之后身体已经变得虚弱。如果按照原方煎服汤剂,煎法和用量都可能难以准确掌握。因此,我决定为她制作丸剂。
首先,丸剂的用量容易把握,其次,使用峻剂丸药也更符合病人当前的情况。于是,我制定了以下的组方:大黄30克、芒硝30克、甘遂6克、桂枝30克、芍药30克、生姜15克、甘草15克、大枣15枚将。这些药材打成粉末并过筛,再用炼蜜制成每粒3克大小的药丸。每日服用2粒,早晚饭后用温水送服。
在制作好丸剂后,我叮嘱她如果症状减轻就适当减少剂量,如果症状完全消失就停止服用。经过两周的药物治疗后,她的各种症状逐渐消失。半年后进行随访,未发现有复发的情况,可以说是临床治愈了。
讨论:《伤寒论》中大、小陷胸汤,均用于结胸证。但二者的组成与功效明显不同,不可混为一谈。
大陷胸汤组成:大黄、芒硝、甘遂
小陷胸汤组成:黄连、半夏、瓜蒌实
大陷胸汤功效:泻热逐水。主要用于水热互结之结胸证。
小陷胸汤功效:清热化痰,宽胸散结。主要用于痰热互结之结胸证。
再有脉象上也有不同:大陷胸汤证脉象沉紧;小陷胸汤脉象则浮滑而数。临证时应加以辨别。
现代应用:
大陷胸汤可用于治疗急性胰腺炎、急性肠梗阻、肝脓肿、渗出性胸膜炎等疾病属于水热互结之证,但是其所含三味药物均具有较强的攻下功效,且甘遂属有毒之品,故临床需慎重使用,特别是基层医生应当尽量避免使用。
小陷胸汤可用于胃炎、胆囊炎、肝炎、冠心病、肺心病、支气管炎、肺炎、胸膜粘连、胸膜炎等属于痰热互结之证者,运用比较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