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味地黄丸的新用处!99%的人不知道!
六味地黄丸由六味中药材组成,其中熟地黄为君药,故名为六味地黄丸。具有增强免疫、抗衰老、抗疲劳、抗低温、耐缺氧、降血脂、降血压、降血糖、改善肾功能、促进新陈代谢及较强的强壮作用。但畏寒怕冷、痰多湿重之人不宜服用。主要成份为熟地黄、山茱萸(制)、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其作用为滋肾养肝,用于肝肾阴亏,眩晕耳鸣,羞明畏光等。
最早名为“八味地黄丸” 后宋代名医钱乙将温补药物去掉而得此名。此药具有抗肿瘤和抗细胞突变作用,能减轻和对抗化疗药物的副作用。滋阴补肾的代表方剂,医疗界用其治疗多种慢性病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六味地黄丸这一称谓来自钱仲阳所著的《小儿药证直诀》 ,六味地黄丸由熟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丹皮、茯苓这六味中药组成。最早是“八味地黄丸”,见于张仲景的《金匮要略》。后来,宋代名医、儿科专家钱乙把八味地黄丸里面的附子和桂枝这种温补的药物去掉了,变成了现在的六味地黄丸,并用它来治疗小儿先天不足,发育迟缓等病症。
药材释义
1.熟地黄–滋阴补肾,生血生精。
2.山茱萸–温肝逐风,濇精秘气。
3.牡丹皮–泻君相之伏火,凉血退蒸。
4.山药–清虚热于肺脾,补脾固肾。
5.茯苓–渗脾中湿热,而通肾交心。
6.泽泻–泻膀胱水邪,而聪耳明目。
7.六经备治。而功专肾肝,寒燥不偏,而补兼气血,苟能常服,其功未易殚述也。
药典记载
《中国药典》
【处方】熟地黄160g、山茱萸(制)80g、牡丹皮60g、山药80g、茯苓60g、泽泻60g。
【制法】以上六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35~50g与适量的水,泛丸,干燥,制成水蜜丸;或加炼蜜80~110g制成小蜜丸或大蜜丸,即得。
【功能与主治】滋阴补肾。用于头痛,疯狂,性欲特旺或没有。
【来源】《小儿药证直诀》
【组成药物】熟地黄 240克,山茱萸 120克,山药120克,泽泻90克。
【主治】肝肾阴虚,头目眩晕,骨蒸劳热,,齿龈出血,赢瘦骨蒸。
【现代研究】本方具有抗肿瘤和抗细胞突变作用,能减轻和对抗化疗药物的副作用,有改善血流动力学、抗应激反应作用。
1.血虚阴衰–熟地为君。
2.精滑头昏–山茱为君。
3.小便或多或少,或赤或白茯苓为君。
4.小便淋沥–泽泻为君。
5.心虚火盛及有瘀血–丹皮为君。
6.脾胃虚弱,皮肤干濇–山药为君。言为君者,其分用八两,地黄只用臣分两。
【进补应用】
本方源自宋代儿科专著《小儿药证直诀》,原治小儿发育不良,表现为立迟、行迟、发迟、齿迟、语迟的“五迟”证。
1.高血压病:用本方加减:熟地黄24克,山茱萸12克,山药12克,牡丹皮9克,白茯苓9克,泽泻9克,牛膝9克,肉桂3克。水煎服,每日1剂。
2.心律失常:用本方加味:熟地黄24克,山茱萸12克,山药12克,牡丹皮9克,白茯苓9克,泽泻9克,苦参20克。水煎服,每日1剂。
3.糖尿病:用本方丸剂,每次6~9克,每日2~3次,同时结合饮食控制。
4.慢性肾功能衰竭:本方连用l~2个月,作为辅助治疗,有较好的疗效。
5.消化系统肿瘤:用本方丸剂,每日2次;同时配合维生素C200毫克,每日3次,连服6个月到1年,对甲胎蛋白转阴和防止转癌有较好的作用。
6.化疗不良反应:在胃癌化疗和恶性淋巴癌化疗的同时,加服六味地黄口服液。可减轻化疗药的不良反应,改善造血功能,增强机体免疫能力。
7.慢性前列腺炎:用本方:熟地黄24克,山茱萸12克,山药12克,牡丹皮9克,白茯苓9克,泽泻9克。水煎服,每日1剂。
8.黄褐斑:用本方九剂或配合逍遥九,早晚各服1次,有较好的疗效。
此外,本方还可用于治疗周期性麻痹、小儿水师(睾九鞘膜积液)、更年期综合征、男性不育症、前列腺增生症、慢性失音、视神经或视网膜病变、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均取得较好的疗效。
【注意事项】本方药性平稳,适宜长服,但脾虚腹胀,食少便溏者应慎用。
本方煎服,名六味地黄汤,治同。
《准绳·女科》
【主治】妇人经事不调,即非受孕,纵使受之,亦不全美;肾经虚火致妊娠吐衄。
衍化方剂
1.知柏地黄丸:在六味地黄丸基础上加入知母12 黄柏10 ,功用:滋阴降火。主治:阴虚火旺,骨蒸潮热,遗精盗汗之证。
2.麦味地黄丸:在六味地黄丸基础上加入麦冬10 五味子8 ,功用:滋肾敛肺。适用于肺肾阴虚之喘咳。
3.杞菊地黄丸:在六味地黄丸基础上加入枸杞子15 菊花12 ,功用:滋肾养肝。适用于因肝肾阴虚而致的两眼昏花,视力不清,或有眼睛干涩,迎风流泪症状。
4.都气丸:在六味地黄丸基础上加入五味子10 ,功用:滋肾纳气,适用于肾阴虚之气喘。
5.桂附地黄丸:在六味地黄丸基础上添加肉桂、附子。功用:温补肾阳,适用于肾阳虚怕冷者。
三补三泻
六味地黄丸重用熟地滋阴补肾,填精益髓,为君药。山茱萸补养肝肾,并能涩精,取肝肾同源之意,山药补益脾阴,亦能固肾,共为臣药。三药配合,肾肝脾三阴并补,是为三补,但熟地黄用量是山萸肉和山药之和,故仍以补肾为主。泽泻利湿而泄肾浊,并能减熟地黄之滋腻,茯苓淡渗脾湿,并助山药之健运,与泽泻共泻肾浊,助真阴得复其位,丹皮清泄虚热,并制山茱萸之温涩。三药称为三泻,均为佐药。六味合用,三补三泻,其中补药用量重于泻药,是以补为主,肝脾肾三阴并补,以补肾阴为主。同时补药的用量大于泻药的用量,以补为主。主要用于肾阴虚引起的腰膝酸软、头晕耳鸣、手脚心发热、遗精盗汗等症状,经过历代医家的验证,临床疗效显著,从而留传,被誉为“补阴方药之祖”。
主治用法
六味地黄丸主要是治疗那些肾阴虚而阳盛的人,阳亢乃至强阳不倒,坚持服用六味地黄丸能收到理想效果,但是现代人一般都是阴盛阳虚的体质,如果再服用六味地黄丸,只能使阴邪更盛,而阳气更虚,外在表现是越发没有力气,做事情没有精神。所以,使用六味地黄丸重要的是辨清肾阴虚还是肾阳虚,肾阳虚的人绝不可用,肾阴虚的人也不可多用,以服用后收到效果为准,食用过多也会伤害身体。
现代药理研究
1.抗疲劳、抗低温、耐缺氧作用与人参相似。
2.对免疫功能的影响:能激活细胞免疫及抗体生成反应,提高细胞免疫功能,促进扁桃体细胞诱生干扰素,提高血清干扰素水平。
3.扩张血管,对动脉狭窄性高血压有明显的降压和改善肾功能作用。
4.减少心肌胶原的沉着,防治高血压心血管损害。
5.改善血液流变性,降低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抑制梗死心脏中氧自由基的生成,缩小梗死面积,防治冠心病、心肌梗塞。
6.对血脂的影响,可明显降低胆固醇、甘油三酯和磷脂,增加高密度脂蛋白,提高HDL-C/TC的比值,促进脂质代谢,长期服用有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7.改善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
8.改善性腺功能障碍,通过作用于下丘脑-垂体-性腺轴而改善性激素分泌,促进精子生成,提高精子活动率,增强性功能。
9.促进肾脏对体内代谢产物尿素的排泄,保护肾排泄功能。
10.对肝损伤有保护作用:对正常的ALT活性无明显影响,但对四氯化碳、硫代乙酰胺及强的松龙所致的ALT活性升高有显著的降低作用。
11.增加小鼠体重,增强体力,延长游泳时间,使接受化学致癌物的动物脾脏淋巴小结发生中心活跃。
12.增强单核巨噬系统的吞噬活性,提高存活时间,提高腹水型宫颈癌U14细胞内的cAMP,提高癌细胞增殖抑制率。
13.能抑制氨基甲酸乙酯、亚硝胺的肿瘤诱发率。
14.对于食道上皮细胞增生证,有阻断癌变作用,可预防食道癌发生,减低发病率。
15.六味地黄丸中泽泻含锌量高,山茱萸含铬量高,对动脉粥样硬化和糖尿病有预防作用,故六味地黄丸对预防老化和早衰有一定作用。
16.使红细胞代谢恢复正常。
17.抗化疗药物毒副作用,延长生存率,保护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功能,防止心、肝、肾功能的损害,保护NK细胞活性,增强T、B淋巴细胞转化功能。
六味地黄丸为滋阴补剂的代表方剂,常用于肝肾阴亏所致的各种疾病。医疗界用这种药治疗多种慢性疾病和疑难病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1.治疗糖尿病:每次服用六味地黄丸9克,每日服2-3次,治疗轻(中)型糖尿病效果良好,对重型糖尿病也有一定疗效。
2.消除肾炎蛋白尿:急性肾炎患者,经治疗水肿消失,但尿蛋白仍存在,每次服用六味地黄丸6-9克,每日服2-3次,服1-2个月后可消失。
3.治疗甲胎蛋白低浓度持续阳性:每次服用六味地黄丸9克,一日服2次,连续服半年至一年,可有效降低肝癌的发病率。
4.治疗更年期综合征:本病常伴有潮红、潮热、出汗、焦急、心悸、急躁、失眠、记忆力减退等症。每次服用六味地黄丸6-9克,每日服2-3次,连服3个月,可明显改善上述症状。
5.治疗五更泻:每次服用六味地黄丸10克,每日服3次。
6.治疗复发性口疮:每次服用六味地黄丸6-9克,每日服2-3次,一般服3-5天可见效,且愈后很少复发。如复发再服本药仍有效。
7.治疗牙周脓肿:每次服用六味地黄丸10克,每日服3次,服3-5天可减轻症状。
8.治疗慢性鼻炎:每次服用六味地黄丸9克,早晚各服1次,连服2-3个月,可有明显疗效。
临床应用
六味地黄丸对因肝肾阴虚引起的下列病症,均有明显的治疗和改善症状作用,主要包括:
1.内科类:肺结核、肺心病、支气管哮喘、原发性高血压、慢性肾性高血压、冠心病、室性早搏、脑血栓形成、脑出血后遗症、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肾及输尿管结石、慢性前列腺疾病、肿瘤、白细胞减少证、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慢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早期食管上皮细胞增生证、肾阴亏损性糖尿病、甲状腺机能亢进、神经衰弱以及老年性痴呆、顽固性失眠、慢性食管炎、一氧化碳中毒性精神病、手术后顽固性呃逆、萎软(格林巴里综合症)等见六味地黄丸症候者。
2.外科类:骨结核、血栓性脉管炎、男子乳房发育、肠风下血(痔疮)、食道癌手术后复发、脱发、皮肤皲裂、鹅掌风、阴囊湿冷、小便不快等。
3.妇科:更年期综合症、黄褐斑、功能性子宫出血。
4.儿科:小儿发育不良、小儿疳积、小儿呼吸道反复感染、小儿尿频、抽动-秽语综合症、遗尿症等。
5.眼科:中心性视网膜脉络膜炎、青光眼、老年性白内障、玻璃体积血、老年性黄斑盘状变性、外伤性角膜溃疡、睫状体炎、慢性葡萄膜炎等。
6.五官科:复发性口疮、慢性咽喉炎、慢性扁桃体炎、牙周脓肿、冠周炎、喉痹等。
7.使用六味地黄丸还可增强化疗效果,辅助治疗肿瘤、癌症,减少化疗毒副反应。
六味地黄丸的新用途,太出人意料了!大家可以收藏,也希望大家琢磨一下其中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