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后康复治疗的几个要点
中风是脑血管意外(脑卒中)的俗称。通俗的理解,其包括出血性中风(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和缺血性中风(脑梗塞、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康复治疗什么时候开始?
中风后1个月内是康复的黄金时期。无论是哪种类型的中风,只要生命体征一旦稳定就可以开始康复治疗,而且是越早进行康复治疗其效果越佳。康复治疗方案如何选择?
视具体情况而定,不同位置的病灶所产生的症状各不相同,治疗方案必需个体化,针对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总体上有西医康复以及中医康复两大方面。
康复的目标是什么?
很多人在这点上有很大的误解,以为康复治疗就是为了完全恢复。其实康复最终的目标就是“回归社会”!怎样理解呢?就是通过康复治疗,让病人尽量能够生活自理、尽早融入社会当中。在此基础上才是尽量的往完全正常的方向去努力。
中风后情感障碍不容忽视。
情感障碍是中风后的一个非常常见的并发症,通常70%以上的病人均出现过情感障碍。其中最主要的、发病率最高的就是“抑郁障碍”及“焦虑障碍”。很多康复医生在治疗病人的过程中往往容易忽视这一点,而一味的、片面的强调康复的重要性!其实这两者是相互的,病人之所以会出现情感障碍很重要的因素是康复效果不佳或效果达不到患者的心理预期,久而久之便出现了情感障碍;另一方面情感障碍也会反作用于康复治疗的效果!
中风后康复不可能一蹴而就! 或许你会看到某些病人恢复得很快、很好,甚至无异于常人,但这仅是个别现象,之所以这样因素是多方面的。但总体而言,康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康复治疗越早介入效果越好,一般情况下,病发1年内均可通过康复治疗获益,但1年后也不就因此而放弃治疗的希望!
康复的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
不同的病情有不同的治疗方案,同一病人处于不同的时期康复手段也各不相同。
康复治疗的同时不应轻视药物的二级预防
康复医生往往只重视康复手段而容易忽视药物的二级预防,而神经科医生却往往只重视二级预防而容易忽视了康复的重要性!二者的目的是各不相同的,药物治疗是为了预防再次出现中风,而康复治疗是为了减轻后遗症。没有二级预防,康复的意义就会大打折扣;而没有康复治疗,病人便很难回归到社会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