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角度看人为什么会得病?
中医,这门古老的医术,擅长于辨证疗法,致力于解读人体的证候状态。通过调整这个复杂的证候,中医激发人体自我修复的能力,使疾病逐渐消退。
在诊所的日常中,我常常遇到一些病人,他们期待我能通过把脉,检测出他们身体的秘密。他们渴望知道:我的钙含量是否充足?血糖水平是否超标?这其实是对中医的误解。中医并非实验室,无法精确地告诉你具体的生理数值。
中医是宏观医学,它从宏观的角度把握一个人的身体状况。中医将人体视为一个复杂的系统,一个充满活力、不断交流的能量网络。在这个网络中,心肝脾肺肾并非孤立的器官,而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生命功能系统。它们就像电脑的各个组件一样,协同工作,相互依赖。
中医的魅力在于其整体观念和平衡理念。人体应该与自然、社会以及人体自身的各个功能系统保持平衡。一旦这种平衡被打破,疾病就会乘虚而入。中医的目标就是恢复这种平衡,从而使人体重新焕发健康与活力。
都市人大多营养过剩
很多人执着于追求营养,认为鲍鱼、燕窝、鱼翅等高蛋白食品是营养的代表,因此长期食用。然而,这些高蛋白食品并不容易被消化,有人吃了之后会感到胃胀,整晚都在进行消化工作,这样身体能得到充分的休息吗?事实上,高营养食品的发酵时间越长,毒素就越大,而这些毒素很可能会引发各种病变。此外,过量摄入某种物质会打破五脏六腑的平衡。因此,我们需要摄入任何东西都要有一个度,如果身体并不缺乏某种物质,但你却一直补充,那么身体内部能保持平衡吗?
城市里的孩子大多因为营养过剩而引发各种疾病。因此,建议大家多吃五谷杂粮,以保持营养平衡并促进身体健康。
思想有多“脏”身体就有多“脏”
中医和西医,如同两位医者,各有一套独特的医术和理念。中医,如同智者,善于解毒、化毒、驱邪,调理人的机体,使之平衡和谐。而西医,如同勇者,擅长抗炎、消炎、杀菌,以“炮弹战争”的方式对抗疾病。
当人生病了,西医便会如同一位英勇的战士,手持抗生素这把利剑,杀入病原体的大营,将病菌一一消灭。而中医则更像是位深思熟虑的智者,他不会直接攻击病原体,而是运用药物,调理人体的平衡状态,使人体的自我调控系统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中医的治疗目标,是使人体的三个平衡得到恢复:人与自然的平衡、人与社会的平衡、以及人体脾胃功能系统的平衡。当人们遇到花粉时会感到痒,这就是身体与自然的不和谐;当人们面对领导时会感到紧张,这是人与社会的不平衡;当人们吃完东西后感觉肚胀,这就是人体五大功能系统的不平衡。中医的治疗方式,并非直接针对疾病本身,而是通过药物调整人体的状态,帮助人体自我调控,从而治愈疾病。
中医看待每一个小病,都会从天人合一的角度去考虑。在治疗时,将气候、天体、人的节律全部纳入考虑范围,这样才能够更有效地调整一个人的健康问题。中医的智慧与力量,在于调动人体的自然之力来对抗疾病,这无疑是一种更高明的医术。
最上乘的养生是什么?
现在很多人每天都在研究应该吃什么好,这种调整身体方式的养生,是最下士的养生方法,中医叫“下士养身”。中士养生是养气,中医讲气通,血脉就通,人就不生病。每天打太极拳的人身体好,就是他们通过运动让自己的经络通畅、气血通畅,其实他们吃的都很简单。
人的意识和心灵对身体是有主导作用的。你生气的时候,肝就瘀,就容易形成一个肿瘤,严重了就会恶化。像成功的职场女性患乳腺增生、子宫肌瘤等疾病比较多,就是因为她心理压力大,太计较。要不得病,就不要计较,想愉快的事,用善良和爱来主导生理。每天让自己的心态平和、顺畅、干净、纯真、善良、美好、真诚,这就是最好的修心方法。
当你意识到你情绪不好的时候,马上就抒发掉,比如说找人聊聊天,这样你的身体就不容易生病。人的一生追求真善美就会健康,说真话,让心灵干净,就会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