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大师教你胃癌如何一边补正一边攻邪

01张镜人:至精颗粒

【组成】太子参10g,炒当归10g,灵芝10g,黄精10g,山药10g,炒杜仲10g,白花蛇舌草30g,蜀羊泉15g。

【功效】补肾健脾,补气益血。

【主治】胃癌,属脾肾虚弱,气血两虚者。症见面色少华,神疲乏力,头晕目眩,腰膝酸软,毛发稀少,胃纳少馨,舌质淡胖,脉细弱。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经验】脾气亏虚故见面色少华,头晕目眩,神疲乏力,胃纳少馨,舌淡胖,脉弱;肾虚血亏故见腰膝酸软,毛发稀少,脉细,故治以补肾健脾、补气益血。方中太子参甘平,功似人参而力薄,清健脾运,鼓舞中气;炒当归有和血、行血之功,二味相合,益气养荣,盈灌全身,共为君药。

灵芝、黄精性味相同,甘平无毒,灵芝长于养神,益精气;黄精擅补中焦,安五脏,疗诸虚,填精髓,共为臣药。佐以山药、炒杜仲补益脾肾。此方的特点正在于以山药、炒杜仲补肾填精,充盈气血。中医学认为,“肾主骨”“肾藏精”,肾中精气可化生元气,促进脾胃化生水谷精微,进而奉心化赤而为血,精血又能互化,即血可养精,精可化血。另辅以白花蛇舌草、蜀羊泉少量抗癌之品以佐其祛邪,防其烟火未熄灭,宿疾复发,从而增强免疫功能,抵御化疗药物对骨髓造血功能的抑制作用,最终达到增效减毒、抗转移、防复发的目的,以提高胃癌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02周仲瑛:经验方

【组成】潞党参12g,生黄芪25g,当归10g,太子参10g,天冬10g,麦冬10g,枸杞子10g,生薏苡仁15g,八月札15g,石见穿20g,煅瓦楞子15g,丹参10g,北沙参12g,炙鸡内金20g。

【功效】益气养阴,健脾和胃,扶正抗癌。

【主治】贲门癌术后并发症,属气痹络伤,气阴两虚者。症见胃脘部饱胀,体瘦,口燥咽干,大便质软,舌苔薄黄,舌质偏红,脉细弦。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经验】方中生薏苡仁、八月札、石见穿、煅瓦楞子、丹参等药物均是有较强抗胃癌作用的中药。同时配伍潞党参、生黄芪、太子参、北沙参、天冬、麦冬等益气养阴药物,这也是治疗胃癌不可忽视的大法之一,一方面起到辅助、支持治疗的作用,另一方面气阴两伤得以改善,必将助正抗邪,有利于胃癌症状的控制。03裘沛然:人参归脾汤加减

【组成】黄芪30g,白花蛇舌草24g,霹雳果18g,炒白术18g,莪术18g,麦冬15g,藿梗15g,苏梗15g,半夏15g,炙穿山甲12g,茯苓12g,茯神12g,山慈菇12g,黄连6g,冬虫夏草3g,野山参2g(研粉另吞),西红花1g(后下),甘草12g。

【功效】补脾益气,健胃消癌。

【主治】胃癌术后并发症,属脾胃气虚者。症见体倦乏力,形瘦,时时呕恶,纳食减少,面色淡白,睡眠差,舌淡苔白,脉濡。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经验】裘老认为,胃癌术后气血亏虚,又行化疗,更伤五脏而致脾胃亏损。平常之品恐难力挽狂澜,野山参、冬虫夏草等大补脾肾之品或可见功,故以人参归脾汤加减,佐以行气活血、消积祛瘀之品治之。方中黄芪甘温,补脾肺之气;炒白术健脾益气;茯苓、茯神利水渗湿、健脾安神;麦冬养阴润肺、清心除烦、益胃生津;白花蛇舌草、山慈菇、霹雳果等清热解毒消肿、抗癌;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冬虫夏草合野山参补脾肾、益气生津;西红花活血化瘀、凉血解毒、解郁安神;藿梗合苏梗行气宽中、行气止呕;半夏散瘀止痛、解毒消肿;莪术行气破血、消积止痛;炙穿山甲破结消瘤;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共奏补脾益气、健胃安神、消癌之功。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