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合一与气的本质

《素问·宝命全形论》:“天复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素问·阴阳离合》:“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大小月三百六十日成一岁,人亦应之。”

真服了现在的某些中医学者,望文生义、断章取义、微言大义的功夫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面对《内经》所言,天时与人时关系的论述,还要用现代语义的天、地、气,来解读《内经》的“天人一也”。天是宇宙,地是地球,气是“气一元论”所讲的,宇宙中最精微的物质。对“天人一也”这一观点,赞同者大言,人体小宇宙,天体大宇宙。天有太阳,人有命门,命门相火,乃生命真火。反对者追问,天有黑洞,人的黑洞在哪?地有地震,人就骨折,韧带断裂?人跑肚拉稀,天有流星雨,地有泥石流?折中者则言,天人只能相应,不能合一,天人合一实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虚邪贼风避之有时,夏天别穿貂,穿貂易中暑;冬天别穿开裆裤,穿开裆裤易着凉。夏天别开空调,氟利昂破坏臭氧层;冬天别取暖,煤烟成雾霾。

从宇宙起源,到环境保护,与医学毫不搭界。现代中医理论,云山雾罩,百无一用。临床靠经验,理论胡乱编。现代中医教材说,气是宇宙的最精微物质,五行木火土金水是构成宇宙的五种最基本物质。咱们不追问,最精微和基本概念间的逻辑关系,就问问,补气药是如何补的宇宙中的最精微物质?肝为木脏,补肝药怎么补的木头;心为火脏,补心药怎么补的火焰;脾为土脏,补脾药怎么补的土壤;肺为金脏,补肺药怎么补的金属;肾为水脏,补肾药怎么补的水液?

其实,天地之气,《内经》是有严格定义的。《素问·天元纪大论》:“应天之气,动而不息,故五岁而右迁;应地之气,静而守位,故六期而环会。”所谓的天之气,实指天干;地之气,实指地支。《素问·天元纪大论》:“寒暑燥湿风火,天之阴阳也,三阴三阳上奉之。木火土金水,地之阴阳也,生长化收藏下应之。”用天干地支把握天气(气候)寒暑迎随,作物生长化收藏规律。《素问·天元纪大论》:“五日谓之候,三候谓之气,六气谓之时,四时谓之岁,而各从其主治焉。五运相袭而皆治之,终期之日,周而复始,时立气布,如环无端,候亦同法。故曰不知年之所加,气之盛衰,虚实之所起,不可以为工矣。”人与万物(有机物)在时间上有节律,这也是气。气的本质,是时间。 

《中医基础理论·第二章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第一节 精气学说》:气,在古代哲学中,指存在于宇宙之中的不断运动且无形可见的极细微物质,是宇宙万物的共同构成本原。

现代中医无西不为理,总是企图在西医框架内找到中医概念的本质,气本质研究亦是五花八门,但没有检索到一例是以《黄帝内经》概念本义进行研究的。《黄帝内经》说得明明白白,《素问·六节藏象论》:“五日谓之候,三候谓之气”,《素问·生气通天论》:“其生五,其气三”。气,即节气。在于生命就是时间,就是节律,气的本质相当于西医的生物钟,岂能是现代所说的“精微物质”。现代错误的定义,必然带来科研方向的错误。

通读《黄帝内经》不难发现,凡是可以带上“气”字儿的概念,都与时间、节律有关。四时、五运、六气的时间节律性就不用说了;藏气法时,肝主春,心主夏,脾主长夏,肺主秋,肾主冬;宗气,乳下的搏动(心率)就是宗气的表现,搏动过度就是宗气外泄;营气,一昼一夜五十营;卫气,常与营俱行于阳二十五度,行于阴亦二十五度一周也。《灵枢·经别》:“六律建阴阳诸经而合之十二月、十二辰、十二节、十二经水、十二时、十二经脉者,此五藏六府之所以应天道”,经络流淌的是经气,经气是什么?是时间、是节律。时光总是漫漫地流淌,不经意间就流走了青春、流走了年华。富兰克林说:“你热爱生命吗?那么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生命的本质就是时间,就是节律,而不是那一堆蛋白质,蛋白质仅仅是载体而已。

藏府之气,亦是时间、节律。《素问·上古天真论》:“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

天气风热湿燥寒是时间、节律吗?是的,没有时间、节律的运动,哪来的春夏秋冬,没有春夏秋冬,哪来的风热湿燥寒?

大承气汤的气也是时间、节律吗?是的,根据笔者研究,枳实调节平滑肌的纵波,厚朴调节平滑肌的横波,调节的就是波的蠕动频率。理气药,理的就是节律。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