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武汤治疗糖尿病

“漫云口渴多燥热,每需温阳用真武”。糖尿病中医属“消渴”范畴,多以阴虚燥热为其病机,但临床有一部分患者多投滋阴清热妄效,表现为一派阳虚象,当温阳以助气化,津液上呈,消渴得解。
宗某,女,47岁。患糖尿病13年,1975年、1981年曾2次住院治疗,症状有所改善。1983年3月求诊:面色萎黄,全身乏力,善饥多食,口渴多饮,尿频口甜,四肢逆冷,脉沉无力,舌苔白腻,舌质淡。空腹血糖17.54mmol/L,尿糖(+++)。辨为脾肾阳虚,急救其阳,真武汤合四逆汤加减:附子20g、茯苓50g、白芍100g、白术50g、干姜20g、桂枝50g、麻黄20g。

2剂后口渴大减,四肢得温,诸症改善,效不更方,连服4剂,空腹血糖4.44mol/L,尿糖正常。后以金匮肾气丸口服1个月,随访3年来未见病情反复。(《当代名医临证精华·消渴卷》:“漫云口渴多燥热,每需温阳用真武”。)

按:桑氏注意到很多消渴病人,久施养阴清燥套药套方罔效。细审其证,并无阴虚之象,虽见口渴无舌红少津,反多舌淡齿痕、苔滑之象。且每多阳衰诸症,其口渴者乃因肾阳虚衰,气不化津,津不上达所致;有降无升,故小便清长;脾不散精,精微不布,随小便排出,故多食善饥。对此《金匮要略》已有明文:“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一斗,小便一斗,肾气丸主之。”以药测证,显系肾阳虚衰,不能蒸腾津液,气虚不能化气摄水。治宜温肾健脾以化饮,消除致渴之源。

临证凡消渴无明显热证,舌不红者,桑氏皆以真武汤治之。体会用量过小则杯水车薪,无济于事。附子用量多在20g以上,最多用到50g方可奏效。茯苓、白术亦多在50~100g。对于阳虚而阴竭者,需配人参气阴双补,神而明之。

本例病人久病体衰,肾气亏馁,气不化津,津凝液敛,表现为一派津液不布之证。以真武汤治之,摒弃一切治疗糖尿病套方套药。

黄连心法要诀
黄连味虽苦,“甜病”少不了。苦寒不伤胃,和姜成对药。降糖宜量大,调胃宜量小。辛开消痞气,苦降气机调。
黄连小量三五克,佐以辛开调脾胃。解毒清火需大剂,痈脓疮疖胃热退。苦寒败胃佐干姜,易发便秘大黄配。肝病用连需谨慎,茵陈保肝合五味。
注:黄连,糖尿病第一要药。糖尿病,俗又称之为“甜病”。天下之病,皆是一物降一物。甜的天然对立就是苦。所以,几乎所有苦味之药都可以降糖。如:栀子、知母、龙胆草、黄柏、黄芩、苦瓜、苦丁茶等。这一类苦寒之药,可以降低代谢,菌毒炎糖并治。配暖胃之生姜、干姜、炮姜,可去其苦寒伤胃之弊。
笔者用黄连,调理脾胃,多在1.5~6g;清热泻火解毒,短程应用,多在15~30g;而降糖,15~30g为常用量,糖尿病酮症最大用至120g。应用要点:①视血糖下降而递减。②必配干姜,以防苦寒伤胃。脾胃正常者,黄连:干姜=6:1;脾胃虚弱者,黄连:干姜=3:1或1:1。如此配伍,可存其降糖之用,而去其苦寒之性。但基础有各种原因肝病的糖尿病患者(包括脂肪肝),在使用黄连、柴胡时要特别小心,一是剂量不宜过大,二是时间不宜过久,三是定期复查肝功能。


黄连佐姜
不知反佐,视黄连为虎狼,唯恐伤胃;真懂苦寒,奉黄连为神药,专治甜病。
注:反佐,姜为黄连之反佐,可去其苦寒之性,存其降糖之用。姜,可为干姜、生姜、炮姜,当根据具体情况选择。
苦寒伤胃,常常是苦寒药共同的不良反应,也是限制这一类药应用的症结,尤其是偏于虚寒体质者,但往往这些苦寒药的作用又无法替代。笔者的多年体会,姜是最有效的温胃药,是苦寒药最好的佐剂,可使苦寒药的适应证大大扩展,实现苦寒而不伤胃。中医君臣佐使的“佐”,其意在此,其魅力在此。
干姜,是运用苦寒降糖的关键佐药。其温胃散寒之功,其他热药难以替代(如附子、肉桂、吴茱萸等)。苦是甜的天然对立,所以大多数苦寒药均可降糖,而长期用苦寒药,最易伤胃。用干姜反佐苦寒,终于解决了这一难题。即使中晚期,仍可用苦寒降糖。
生姜,也可以佐苦寒。它与干姜的最大不同是辛散发汗作用较强。糖尿病患者有两种人易出汗。一种人是实热,一种是气虚。实热者,以生姜佐苦寒,发汗可助泄热,患者出汗不觉难受。但若气虚,汗多反伤正气,故气虚多汗之糖尿病,不宜用生姜反佐,而用干姜。

五倍子治口烦渴,疗效可靠,经得起重复。
五倍子是由五倍子蚜虫刺伤盐肤木的植物叶而形成的囊状赘生物。味酸寒,性平,具有敛肠,涩肠,止血,解毒之效。
我在临床中发现本药对于消除糖尿病的烦渴多饮症状具有明显作用。十余年前,在北京东直门医院时,遇一苏姓病人,患糖尿病8年,当时尿糖(++++),空腹血糖260mg,临床突出症状是多饮,每天至少要饮3大暖瓶水,肌注长效胰岛素18单位,多饮症状不减。用中药升陷汤加五倍子9g,每天1剂。药后当天,烦渴顿减。3天后,每天饮水量即减为1暖瓶,夜尿也由原来每晚4~5次,为1次。后来一直在辨证用药中,加用五倍子9g,多饮多尿病状再没有出现。另一张姓患者,为不明原因的纳差,消瘦,胃、肾下垂,突出症状是多饮烦渴,虽经多方辨证用药,烦渴不减,后在处方中加用五倍子9g。5剂后,口渴引饮症状迅速消除。此法屡验屡效。最近门诊又遇一糖尿病患者,初诊时突出症状是口渴,双下肢无力。需人挟行,单脚独立不稳,在辨证用药处方中加用五倍子12g,5剂药后,双下肢转有力不需搀扶而自己步行来诊,口渴症状基本消失。尿糖由(++++)变为(+)。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