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剂“打天下”的深层原理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天之计在于晨”,我们早上接受太阳的光照,使得精力充沛,从而感到幸福和希望。“古中医学”解读柴胡类方,也是认为其治病的原理是利用了类似于太阳运行的人体气机变化规律,一起参悟柴胡类方吧!
柴胡类方病机规律变化

1.小柴胡汤

小柴胡汤首见于第37条:“太阳病,十日已去,脉浮细而嗜卧者,外已解也。设胸满胁痛者,与小柴胡汤。脉但浮者,与麻黄汤。”原文中“十日已去”理解为7日已转完一圈,十日后太阳表之外邪已解,但脉与症(脉浮细而嗜卧者)说明里气已虚

假设临床出现了胸满胁痛,因胸胁乃少阳经气与肝之募穴范围共同所在之处故用恢复少阳的主枢功能即可疏通肝胆郁阻之气结。第37条说明太阳界面之表证可影响到胸胁处,为何?用一日中太阳日出规律阐释。日出一刹那的天亮对应太阳天亮之前阖的是两阴交尽之厥阴,偏偏日出一刹那人之生机、活力、初之气的表达方式也是用厥阴,名厥阴风木之气和缓有序的升发,此升发之力体现的是源于厥阴正常中化为少阳的少火生气之力。

由博返约,一日、一年的地球自转和公转形成的双螺旋气机运行是同时进行的,人乃小宇宙,故人身之气遵循的亦是这一规律。一日之晨、一年之春均对应东方甲乙木,即河图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的和合一气的升发。因此太阳病表证除了典型的麻桂剂外,一旦影响到少阳经气,并雍堵于胸胁部,便为小柴胡汤证,厥阴篇第379条、劳复篇第394条即此理。

2.大柴胡汤、小柴胡加芒硝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三方均是小柴胡汤证继续往土中内陷,发生了阳明热化,易理解的是大柴胡汤证、小柴胡加芒硝汤证。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发生的阳明腑实热证出现了邪热上扰神志的谵语,此时的阳明阳土已不可能发生中化之虚寒证,故小柴胡汤中扶益本气的人参、炙甘草、生姜、大枣四药中去掉了炙甘草。

3.柴胡桂枝干姜汤

此方源头为太阴虚寒、厥阴下陷,在形成少阳枢机不利寒热气结的同时发生了津液受损的阳明燥化,对治阳明邪热的药为栝楼根。另一病机线路为厥阴中化太过之火与风木之气出现了风火相煽,导致阳气浮越于上,对治的药为牡蛎

此条与小柴胡汤或然证中“胁下痞鞭者去大枣加牡蛎”同理,均存在浮阳与胸胁之气机郁结的实证。因为胸胁部位与肝胆经气运行密切相关,且为人一身之枢机,从人之外观看到的是三阳之枢的少阳,其实经气运行为多网络,少阳为三阳之枢是最直观、最容易理解的,但需明白其深度并非点状、面状,乃六合之内的双螺旋运行。

第147条微结与小柴胡汤去大枣加牡蛎之胸胁痞鞭均不用大枣是共性,说明牡蛎对治的胸胁气结属火邪凝滞气血津液。此时大枣之膏汁补中,妨碍牡蛎坠火行水、固肾摄精、补益元气功效的发挥,故去之。而参姜草之益土安中不妨碍牡蛎镇潜浮阳入土并回归地下水阴中。

4.柴胡桂枝汤

此条表未解对应解肌表之桂枝汤本心下支结说明虽已入里,但只是痞满之始。故太阳少阳两解之,柴胡桂枝各取-半,生姜、大枣、炙甘草随桂枝汤量减半。

柴胡类方参悟知识点

少阳主枢,既主三阳之枢,也主三阴之枢,为阴阳二气共同的枢机。道理何在?如何理解?用“日”说明:

①中国文化中之少阳代表生机的蓬勃之势,生命活力的体现首用少阳,故元气从生生之原处生(升)发过程中的这种力就是少阳的少火生气之力。

立足三阴三阳体系认识,由少阴作为圆运动周流的始点开始运行,经太阴阳明土到厥阴、太阳,此气之流行的状态名少阳,这一过程对应人眼看不见的地下元气有序和合的运行规律,故少阳为阴阳之枢。

此少阳在《灵枢·本输第二》曰:“少阳属肾,肾上连肺,故将两脏。”其实是坎卦一元气的阳升阴长过程,是阴阳和合一气共同的作用体现,因生机活力用阳表达,故曰少火生气。

②三阳变化排序的两种认识:日出后由夜转日,天亮了为最大的阳,名太阳,日中即阳隆,名阳明,日西阳虚名少阳,此为看到和感知到的阳气变化;另一认识立足白天阳气升浮降沉规律,东方初升的阳名少阳,南方正午最大的阳名太阳,西方敛降的阳名阳明;上述三阳现象变化之根依然是元气,位于地下水阴中,又名阳根之所,生生之原。

③依六气为一气的变现及天地、生命、疾病的规律,患病后对治的根本靶位有两个,一为在活力根本处的少阴坎卦元气,一为活力起步点的厥阴萌芽,此亦是临证对治疑难杂病的捷径。《黄帝内经》云“上工救其萌芽”,故立足初之气治病是捷径之一。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