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底筋膜炎患者指南
足底筋膜炎
足底筋膜炎(plantar fasciitis, PF),是各种原因引起足底筋膜发生反复细微损伤导致的一种退行性疾病。它是足跟疼痛的常见原因,老百姓常称为足底骨刺。足底筋膜炎是存在活动性炎症时使用的术语。当慢性变性时,称为足底筋膜病可能更准确。急性足底筋膜炎被定义为足底筋膜起源和该区域周围筋膜结构的无菌性炎症。而慢性的筋膜变性更多的不是炎症,而是一种组织的退化。研究表明将慢性筋膜炎患者切除的足底筋膜组织学显示,胶原退变伴有纤维排列紊乱,黏液基质增加、血管成纤维细胞过度增殖和钙化等退变改变,而炎性浸润,如多形核白细胞、淋巴细胞或巨噬细胞很少见报道。拉文德拉博士说,足底筋膜炎更像是一种退化或组织的弱化。
足底筋膜炎或筋膜病通常仅在一侧。在所有病例中,约有30%的双脚受到影响。据估计,每年大约有200万美国人患有足底筋膜炎,相当于10%的美国人在一生中曾遭受足底筋膜炎的折磨。本指南将帮助您了解
- 足底筋膜炎如何发展?
- 这种情况如何导致什么临床症状?
- 可以为疼痛做些什么?
一、解剖学基础
足底筋膜在哪里,它有什么作用?足底筋膜是一条厚带的结缔组织。它从跟骨的前部延伸到脚掌。这种致密的组织条通过类似于弓箭手弓上的弦的作用来帮助支撑足弓。它是足底筋膜炎疼痛状况的来源。足底筋膜由胶原纤维组成,从脚趾到脚跟沿纵向定向。有三个独立的部分:内侧束(最靠近大脚趾),中央束和外侧束(在小脚趾侧)。中央束最大,最突出。足底筋膜和跟腱都附着在跟骨上。连接在成人足部是分开的。尽管它们各自为政,但存在间接关系。如果将脚趾向后拉向面部,足底筋膜会收紧。对于足底筋膜炎患者来说,这个姿势是非常痛苦的。跟腱中产生的力会增加足底筋膜的应变。
二、原因
足底筋膜炎是如何发展的?足底筋膜炎可能来自许多根本原因。找到足跟疼痛的确切原因有时很困难。想象下当脚着地时,全身的重量集中在足底筋膜上。这种力量会拉伸足底筋膜,这就是弓上的弦是如何被试图拉直的弓的力量拉长的。这导致足底筋膜附着在脚跟骨上受到压力,可能导致筋膜的小撕裂。这些撕裂损伤通常由身体修复。
当这种损伤和修复过程一遍又一遍地重复时,有时会形成骨刺(骨头的尖头生长),它是作为身体的反应,试图将筋膜牢固地连接到脚跟骨上。这在足部的 X 射线上显示为足跟刺(这个骨刺更像是一种牵张样的骨刺)。骨刺与足底筋膜炎一起发生,但它们不是问题的原因。很多老百姓干脆记忆成骨刺引起的疼痛,这不是疼痛的根源。编辑搜图
随着年龄的增长,构成脚后跟软组织部分的非常重要的脂肪垫变得越来越薄并退化(开始分解)。由于脚跟上的保护垫较少,减震量减少。这些是可能导致足底筋膜炎的其他因素。其他可能导致足底筋膜炎发展的因素包括肥胖、创伤、足底屈肌无力、足部过度内旋(扁平足)或足部和/或脚踝的其他对线不良问题等。一些学者认为,在足底筋膜下行进到前脚掌的小神经会受到刺激,并可能导致疼痛。但一些研究已经能够表明,神经受压引起的疼痛与足底筋膜炎疼痛不同。在许多情况下,足跟疼痛的实际来源可能没有明确定义。
三、症状
足底筋膜炎是什么感觉?足底筋膜炎的症状包括足弓附近足跟内缘的疼痛。当重量放在脚上时,特别是在长时间休息或不活动后,疼痛会更严重。这通常在早上脚第一次放在地板上时最明显。这种称为第一步疼痛的症状是足底筋膜炎的典型症状。长时间站立也会增加疼痛症状。活动后可能会感觉好些,但大多数患者报告在一天结束时疼痛加剧。按压脚跟的这一部分会导致压痛。将脚趾背伸可能会非常痛苦。编辑搜图
四、诊断
医生如何诊断病情?
足底筋膜炎的诊断一般在病史和体格检查中确定。导致足跟疼痛原因很多,足底筋膜炎必须与这些疾病区分开来。疼痛可以从身体的其他部位(如腰背、臀部、膝盖和/或脚踝)转至足跟和足部。需要进行特殊体检测试以帮助确认问题确实来自足底筋膜。
可以进行 X 线检查以排除足跟骨的应力性骨折,并查看是否存在引起问题的骨刺。负重位X线也可以评估足弓的发育问题。通过其他有用的影像学检查包括骨扫描、MRI 和超声。超声检查可能更受欢迎,因为它快速、更便宜,并且不会使您暴露于辐射中。超声检查的目的是观察足底筋膜的厚度,研究表明,患者的疼痛症状改善与超声上足底筋膜的厚度减少有关,可以作为疗效是否改善的观察指标。
五、康复
治疗后我应该继续做什么?
足底筋膜炎的非手术治疗在所有病例中90%是成功的。足底筋膜炎患者通常接受物理治疗。康复治疗师设计练习以提高小腿肌肉、跟腱和足底筋膜的柔韧性。
针对疼痛部位的治疗有助于控制疼痛和肿胀。中医药的理疗项目包括足部按摩推拿、灸法、针灸、中药熏洗等理疗项目。
定制的足部矫形器可以设计为支撑足弓并帮助缓冲脚跟。通过减轻足底筋膜的负荷并使其有时间愈合而不会每天(重复)微创伤来促进愈合。
为您提供在家中使用的想法,例如为小腿肌肉和足底筋膜做伸展运动。您也可以在睡觉时佩戴夜间夹板。如前所述,夜间夹板旨在在您睡觉时对小腿肌肉和足底筋膜进行温和的拉伸。
很多时候,需要结合不同的方法才能获得最佳结果。没有一刀切的计划。一些患者最好结合脚跟衬垫、药物和伸展运动。如果这在4-6周内不能缓解症状,那么可以添加物理治疗和矫形器。有证据表明,在症状出现后的最初几周内使用矫形器,然后进行拉伸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综上所述,找到适合您的组合可能需要一些时间。如果需要几周到几个月的时间才能找到适合您的治疗方案,请不要气馁。
大多数情况下,这种情况是自限性的。这意味着它不会永远持续下去,但只要花一点时间和注意力就会变得更好。可以让你重新开始跑步。
但是也要明白,如果不解决加重的危险因素,可能需要长达一整年或更长时间才能解决问题,甚至经常反复发作。足跟部压痛明显综合分析,考虑足底筋膜炎。给予针灸治疗。选穴:取对侧小节穴(小节穴是董氏奇穴的一个穴位,取穴时,其他四指轻轻握住内屈的大拇指,掌面斜向上,此时第一掌骨外上髁与拇指第一节外下髁交界处有一凹陷就是小节穴)针刺方法:由小节穴进针向大陵穴方向透刺,边行针边让患者活动。
红色标记为五虎四,五虎五加五虎穴中的五虎四,五虎五,贴骨进针(五虎穴位于大指第一指节桡侧赤白肉际处,将此指节均分为六等分,共7个点,中间5个点即五虎穴,自指尖向掌顺序,依次为五虎一、五虎二、五虎三、五虎四、五虎五。)边行针边嘱患者活动,针刺后,患者活动自如。20分钟后起针,患者足跟部疼痛完全消失。
足底筋膜炎是运动引起的慢性损伤,最常见的原因是:跑步、长时间逛商场、没有热身的登山健身、长期徒步旅行,这些很容易引起足底的慢性损伤,从而导致足底筋膜炎。尤其是在长时间的走路过程中,还穿了双鞋跟很硬的鞋。
足底筋膜炎多是单脚发病,除了足跟疼痛外,另有10%的患者感到足弓或前足疼痛。
足底筋膜炎的患者最痛苦的是在每天早上起床的时候,当脚刚接触地面、准备站起来的一瞬间,疼痛非常剧烈。
足底筋膜“炎”不是发炎
对慢性足底筋膜炎患者的筋膜组织进行活体组织检查发现,足底筋膜炎并不是一种炎症。反而,足底筋膜炎更像是一种退化组织的弱化。
在正常情况下,锻炼的过程实质上是使微小的组织撕裂,而身体会自动修复撕裂的组织并对它进行加强,从而使我们的身体变得更强。
但是由于某种原因,组织的撕裂程度大于身体修复的能力,这时微小的组织撕裂不能得到复原,当这种情况积累到一定程度,组织开始慢慢停止生长,甚至收缩,从而产生疼痛。
为什么会得筋膜炎?
几乎一致性地所有的文章都把筋膜炎归结于大体重/不正常的脚内外旋/过度运动而引起的足弓塌陷。
而现在越来越多的文章把足弓塌陷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归结为现在的运动鞋。
鞋 前 翘
现在一般的运动鞋前面脚趾处都是微微前翘的,这使得鞋内的脚趾一直处于上翘状态,从而不自觉的使筋膜被拉紧。
一直处于紧张状态的筋膜,在跑步落地时受到额外的抻拉,结果可想而知,很容易造成损伤。
得了筋膜炎怎么办
既然筋膜炎不是发炎,基于发炎的治疗方法肯定都不适用,比如消炎药,冰敷,类固醇注射等。
平时穿运动鞋也是起到相反的作用。鞋前翘使得筋膜一直在拉紧,延缓了恢复。另外额外的支撑保护限制了脚上其他肌肉的锻炼。
有效的自我恢复方法
对于筋膜,应该给予它适当的压力,才能促使它的再生过程。静止不动并不是好的恢复方法。
既然筋膜需要加强和再生,所有朝着这个方向的方法都是有效的,包括促进足部血液循环,增加足部的灵活性和力量,适当转移过多筋膜压力。
具体来说,以下步骤对筋膜炎恢复是正确的:1日常走路时重心从脚跟前移
增加足跟血液循环,减轻足跟压力。2 增加赤足活动(不是赤足跑)
在各种地面上赤足以锻炼足部的肌肉和灵活性。3增加脚腕灵活性
❖垫脚运动
先以脚掌触地,后脚跟逐渐垫起后再慢慢放下,可以充分运动脚踝、后脚跟附近的阿基里斯腱及小腿肌群。
这个动作除了对足底筋膜炎有很好的复健效果之外,也可以强化踝关节;练习时要把握足跟垫起时用力,落下时放松。记住「一紧一松」的要诀,但累了就应该休息不要勉强。
❖脚趾抓地
不论站着或坐着都可以练习,脚趾以足跟为支撑点,向下及向后如同抓地的形态,同时弓起足弓部位,使足弓与地面的空隙加大。
抓地动作完成后,再将整个脚掌放轻松地恢复原来贴地的状态,要把握抓地时用力、贴地时放松「一紧一松」的原则,每次练习20次即可。
❖脚掌翻动
保持轻松的坐姿,将两脚脚底同时向内侧翻转,让大拇指随着脚掌翻转而向上翘起,接着再将脚掌向外侧翻转,变成小脚指向上翻转的状态,然后重复上述步骤20次。
这个动作刚开始时,会发现现代人因为长久将双脚包覆在鞋内,会有不容易控制脚掌肌肉的问题,慢慢练习之后就能得心应手。
这些动作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很方便学习行的,只要以温和的方式来进行,也不会有造成二度伤害的可能。
当然,如果练习一段时间后症状还是不见改善,就有必要资询相关专业的医师来做诊断及治疗了。
4换鞋
平时千万不能穿运动鞋,支撑越少越好,鞋底越低越好,脚趾部位越平越好。
5加强筋膜组织和腿部肌肉
增加赤足活动可以起到这个效果。除此之外,还可以进行下面的练习(传统动作):
- 收缩脚(蜷脚趾脚弓):5秒钟,十次一组,做2~3组。
- 脚趾抓毛巾:50次一组,做2~3组。
- 掂脚尖,再慢慢下落。
- 脚趾走路:一次10至15步,做2~3组。
- 下蹲练习。
6拉伸(传统动作)
- 拉伸腿筋,脚腕。
- 拉伸筋膜:向上掰脚趾。
7按摩
踩球或足疗,增加局部血液循环。
8泡热水脚,增加血液循环
当筋膜炎刚开始时,最好先静养两个星期。当它持续几个月时,最好积极地进行以上锻炼来达到最好的恢复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