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燥救肺汤合止嗽散加减治喉源性咳嗽

喉源性咳嗽,一种呼吸系统的常见疾病,其病因涉及面广,包括环境因素、过敏原、心理压力等多种因素。尽管胸部影像学检查通常无明显异常,这种咳嗽最容易被医生忽视,容易被误诊为慢性支气管炎。许多医生会给予大量抗生素或止咳药,但由于诊断不清,往往治疗效果不佳,导致咳嗽持续不断,难以痊愈。

在气候干燥的春、秋、冬季,这种咳嗽尤其常见,并且多发于免疫力较低的老年人和儿童。喉源性咳嗽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干咳少痰、咽干喉痒,痒则咳甚。病位在肺,病性属燥,治疗方法应当以润为主。在临床实践中,许多医生发现,使用清燥救肺汤合止嗽散加减治疗此病效果显著。

江苏省中医院选用的是桑杏汤合止嗽散治疗本病,效果亦好。观察发现,如无外感症状者选用清燥救肺汤合止嗽散加减效果好,如有外感症状者选用桑杏汤合止嗽散治疗本病效果较好。这两种方子都具有降低气道高反应性咳嗽的作用,对过敏性咳嗽也有较好疗效。

总的来说,喉源性咳嗽是一种需要特别注意的疾病,需要准确的诊断和合适的治疗方法。医生在面对此类患者时,需要充分了解其病因、症状和治疗方案,以确保患者得到有效的治疗。
现举例清燥救肺汤合止嗽散治喉源性咳嗽验案。

张某某,男,8岁,2019年3月10日初诊。患儿咳嗽3个月未愈,干咳少痰,咽干喉痒,夜咳甚。舌干,少苔。听诊双肺未闻干湿啰音。胸片未见明显异常,以慢性支气管炎治疗无效。

诊断:喉源性咳嗽(肺燥伤阴)。

治法:清燥润肺,祛痒止咳。方用清燥救肺汤合止嗽散加减:南沙参6g,麦冬6g,炙甘草6g,炙枇杷叶6g,杏仁6g,桑叶6g,橘皮8g,白前8g紫菀8g,百部8g,前胡6g,桔梗6g,罗汉果6g,青果5g。3剂,水煎服,日1剂,分2次服。

3月14日二诊:药后咳、痒、干皆减,伴大便干,3日一行。守上方加苏子6g、炒莱菔子10g。3剂,水煎服,日1剂,分2次服。药后即愈。

干则燥,燥宜润,润当选清燥救肺汤。火热不重,故去生石膏;阴伤在肺,故去阿胶。润肺选南沙参、麦冬;清肺选桑叶;肃肺降气选杏仁、炙杷叶。本方对于干咳无痰、咽喉干燥的咳嗽最为适宜。

燥则痒,痒则咳,咳不已,当选止嗽散。方中百部、紫菀温润止咳,桔梗升提肺气以利膈,白前下气开壅以止嗽,甘草缓急止嗽,前胡止咳,桔梗、甘草利咽,罗汉果生津润燥、清热化痰,青果利咽、生津、化痰。全方润而不腻,苦不过寒,辛甘为开,甘苦为降。最适用于肺失宣发肃降而见咳嗽咽痒、干咳无痰的肺燥阴伤证。

二方组合,燥、咳并治,疗效满意。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