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晚期肺癌没法治?中西医结合有新办法!
据世界卫生组织下属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发布的2020年全球癌症负担状况最新估计报告,肺癌仍是全球癌症致死的首因。
作为癌症“头号杀手”,肺癌占全球癌症致死总数的18%。由于肺癌早期症状较为隐匿,很多患者在出现咳嗽、气促、胸痛等症状后才到医院就诊,刚一确诊就已是中晚期,失去根治性手术的机会。
那么中晚期肺癌就真的没得治?
中西医结合方面有什么最新进展呢?
体检发现肺结节怎么办?
随着低剂量螺旋CT在体检中逐渐普及,肺结节的检出率明显增加。目前,肺结节已经成为一个多发病、常见病。
据统计,普通人群在体检中,有30%检出肺结节,其中95%是良性的,所以大众也不必太过担忧。
专家表示,剩下的5%也不一定就是恶性肿瘤,即使是恶性肿瘤,多数是惰性生长,最主要的是关注混合型磨玻璃结节以及定期复查。
从肺结节上取一点组织出来做病理检查是诊断肺癌的“金标准”,但是这种诊断方法需要穿刺或手术,对身体有一定的创伤,而且因为肺结节较小,穿刺很难取到令人满意的组织。
因此,临床专家往往通过影像学诊断进行判断,比如CT片上的结节大小、密度、是否有毛刺等恶性特征。
近年来,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在肺结节的诊断中也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
肿瘤是多因素多基因综合的一个结果,中医药在防治肺结节的过程中,一方面可以通过益气、除痰、清肺、养肺、解郁、软坚、散结的中药和食物,促使肺结节变小,甚至消失。
另一方面还需综合调理患者的体质,强化脏腑功能,改善人体内环境,防止结节进一步增大,或再次出现。
假如医生评估肺结节的恶性度比较高,比如大于8毫米的混合磨玻璃结节或者在随诊中逐步增大的结节,则需要考虑手术治疗。
一般来说,肺结节在1厘米以下的,大都属于低危结节,这种情况考虑以中医药治疗为主。所以就是根据结节的大小、形态、密度、边缘的情况来判别患者是做手术好还是吃中药好。
一确诊肺癌就是中晚期了,
没得治吗?
实际上随着科学、医学的进步,即使发现的时候已经是中晚期,还有很多的办法可以解决。因为现在的治疗手段有很多,以前中晚期肺癌可能除了化疗就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
现在随着靶向药物的出现,以及免疫治疗近十年来的发展,哪怕是晚期肺癌病人的治疗,也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所以即使是晚期肺癌的病人,我们也不能放弃。
几年前,有个年轻患者来找我求诊。他发现的时候已经有脑转移,表现为中风症状,一查实际上就是晚期肺癌伴有脑转移、骨转移,当时他的家人有点想放弃,我们就说你别轻易放弃。
结果这位患者运气很好,活检后发现他对于靶向药物敏感,通过我们的治疗,靶向治疗再加中医药的减毒增效,所以现在这位患者这么多年了还活着。
中医药全程参与肺癌诊治,
有哪些优势?
■ 早期肺癌:
对于早期的肺癌,西医一般会采用手术切除,但是手术后病人的体质比较虚弱,很多人会出现咳嗽、乏力、出汗多等表现。
另外,部分早期的患者即使做了手术和辅助化疗,仍然会出现肿瘤的复发和转移,治疗效果并不理想。
因此,在手术后采用中医治疗,一方面可以改善咳嗽、乏力、汗多等症状,另一方面也可以进一步降低肿瘤复发和转移的风险,一举两得。
■ 中晚期肺癌:
对于中晚期的肺癌,西医一般采用综合治疗,包括放射治疗(简称“放疗”)、化疗治疗(简称“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等,而中医通过与这些治疗手段的辨证使用,可以起到“减毒增效”的作用。
■ 放 疗:
放疗后很多病人会出现口干、舌红少苔、口腔溃疡等表现,严重者甚至会出现治疗的中断。而中医认为放射线是“热毒之邪”,会损伤人体的津液,通过养阴生津、清热解毒等方法可以减轻上述不良反应。
■ 化 疗:
化疗后很多病人会出现恶心呕吐、不想吃东西、便秘等症状,中医认为化疗会损伤脾胃的运化功能,通过和胃止呕、健脾益气等方法,可以改善食欲、恢复胃肠功能。
化疗后很多病人会出现白细胞、血小板和血红蛋白的下降,中医认为这是由于化疗损伤脾肾、髓海不足,通过健脾生髓的方法,可以纠正骨髓抑制。
■ 靶向治疗:
靶向治疗后病人会出现皮疹和瘙痒,中医认为主要是由于阴虚血燥于内、毒邪结聚于外导致,采用养血润燥、祛风止痒的中药外洗,也能取得不错的效果。
如何理解“带瘤生存”的概念呢?
现代人对癌症的理解,第一时间想到的是杀死癌细胞,去除病灶,主张“带瘤生存”,以中医扶正的方式治疗癌症。
我们很难把肿瘤赶尽杀绝,那么我们怎么样使得病人能够活得更长,活得更好,那就是带瘤生存的理念的具体体现。
中医药治疗肿瘤绝非是肿瘤患者最后的救命稻草,而是在肿瘤的各个治疗阶段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与优势。
换句话而言,中药的治疗起效就像熬中药一样,要慢慢熬、慢慢起效,不能等患者病入膏肓才来,中医药应贯穿肿瘤治疗的整个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