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窍——推拿封闭

关窍的部位是中医针灸学中的重要概念,但具体的关窍位置和作用,需要查阅相关的典籍和文献才能得到更准确的信息。在临床上,一些小的实用的关窍往往没有公开,需要在实践中通过不断观察和实践才能逐渐掌握。

人体大的关窍有九个,主要是在推拿点穴时使用。这九个关窍可以大致分为前三三、后三三和中间一个中三三,三三见九,因此被称为九个最大的关窍。这些关窍在人体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推拿点穴等手法可以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和脏腑功能。

除了这九个主要的关窍,还有三十六个二等关窍,这些关窍是早期推拿中使用的主要核心。推拿的词就是从这里来的,以三十六个二等关窍为主要核心,通过推、拿、封、闭四个技术作用于这些关窍上,以达到调节身体的作用。

此外,还有三等关窍,数量更多,有一百零八个。这些关窍在人体中的作用也各不相同,有的可以调节气血的运行,有的可以调节脏腑的功能。

在推拿过程中,推、拿、封、闭四个技术的作用也是非常重要的。推是针对关窍不通的情况,通过推拿手法将其推通;拿是针对窍开或窍闭的情况,通过拿住憋住的方法将其憋开打通;封是针对某个关窍开得太大的情况,通过点穴手法将其封住;闭是针对脉络不顺的情况,通过点穴手法将其闭上。

总之,关窍是中医针灸学中的重要概念,通过掌握关窍的位置和作用,以及推拿点穴等手法的作用原理,可以更好地调节身体和治疗疾病。

​前三三,后三三,这个词在道经里是公开的,所以没有必要多加解释。三三指的就是一个关窍,前面三个关窍,后面三个关窍,中间三个关窍,具体感兴趣可以看任何一部道经,都会谈到这个词(是公开的东西)。

推拿,这个看似简单的动作,其实蕴含了深厚的医学原理。它并非简单的随意揉捏,而是经过千锤百炼、代代相传的医术。在古代,推拿被誉为“医术之母”,是中医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如今市面上流行的所谓推拿按摩,大多采用法国的手法,虽然也结合了中国的经络穴位,但与关窍的关系并不密切,更没有中国传统推拿和按摩的精髓。

如果对这块感兴趣,可以查阅八十年代末台湾出版的一本书,书名可能叫“伤科什么什么推拿”。这本书主要介绍了如何运用推拿封闭技术,将三十六个二等关窍一一标明,并详细说明了如何在不同的病症中运用这些关窍。值得一提的是,这本书的作者是武医派推拿的正宗传人,内容以歌诀形式呈现,简明易懂。

除了在医疗方面的应用,推拿封闭在古代兵器时代还被用于战争。所谓的点穴、封穴,就是通过特定的手法来攻击敌人的要害,达到制胜的目的。当然,这种应用方向与医疗有所不同。

在临床实践中,如果遇到患者无意中磕碰到了穴位,而不懂得运用推拿封闭技术,治疗起来就会相当麻烦。反之,如果懂得运用这种技术,就能迅速解决问题。因为推拿封闭的关键在于“窍开窍闭”,通过特定的手法使穴位畅通或闭合,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

百日筑基,这是一个在道门中经常被提及的概念,但其实它只是一个泛泛的名词,并不一定指的就是一百天。在道门修炼中,百日筑基是指通过一定的修炼方法,打通身体内的一些关窍,从而打下基础,为后续的修炼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百日筑基的过程中,会用到“前三三后三三”的方法,即先打通身体前部的三个关窍,再打通身体后部的三个关窍。这六个关窍打通后,就标志着百日筑基的结束。这个过程在任何道门丹经中都有详细的描述。

如果使用推拿封闭和针刺技巧来恢复关窍通畅,那么百日筑基的过程是否要连续完成就有所区分。推拿封闭是通过手法按摩来疏通经络,使气血流通顺畅;针刺技巧则是通过针灸刺激穴位,达到调和气血、平衡阴阳的作用。

在最早的针灸文献《灵枢》中,枢机就是门轴,开和闭的问题。针灸就是用来通关窍的,只是所用的关窍不是以前三三见九的大关窍为主,而往往是以四等五等级的小关窍为主。比较高级一点的传承中医师会用到三十六个二等关窍,但是一般情况下九大关窍很难用到了。

如果要用到九大关窍,针灸师必须是百日筑基成功的,或者专门修炼过三光周天等道法有成。不然的话很难去打通关窍,就是打通了也是假通,很容易再闭上。因此,对于想要进行百日筑基的人来说,选择一个合适的修炼方法和指导是非常重要的。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