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灸的使用时机
针和灸不太一样,我们先讲针。遇到气血大虚的时候,所谓气血大虚,比如说他重病、刚刚失过很多血、人完全没有元气的时候,这时候我们不下针。刚做完爱,行完房事后,也不针,那是因为时机不好。运动过后,你跑步、剧烈运动以后,流了大汗后也不针。喝酒后,不针。所以基本上一个大原则就是人在体力很虚的时候、元气不够的时候,不下针。
我们除了这种情形,在治病的时候,我们的针可以用在所有的疾病上面,什么感冒、所有的头疼、所有的胃痛、内科病、癌症、肾衰竭,都可以用针灸。诸位在学针灸的时候,一定要把中药的东西统统忘掉。中医有针,所谓针医,是一个独立的部门,专门下针、研究针灸,你们一定要学到用针灸可以治很多的病,后面我们再用经方来处理,你不能说我会经方,针灸就不用,或者是我会针灸,经方就不用。而日后我在教各位《伤寒》《金匮》时,大家也一样把针灸忘掉,如何用一剂汤剂把脖子强硬去掉,就不能用针灸,到最后结束的时候,我们混在一起用,如何针药并施。所以,我们在针灸的范围里面,我们不谈中药,诸位一定要记得要学到,用针什么病都可以治。
灸呢?我们叫 jiǔ,为什么叫灸?是因为“久”下加一个“火”。用灸时就必须用艾绒,为什么我们会找这个艾?在古代,部队里没有西医,只有中医,那个时候都是中医。那部队沿路开拔的时候最重要的就是补给,除了食物以外,最重要的是水,没有水的话部队就不能行动。中医怎么去找这个水呢?就用艾。艾到处都有,再艰难的环境它都能生长。艾的性是向下,如果部队要找水,就叫阿兵哥将艾草收集起来,弄成一个小山的形状,然后放火一烧,你看它的烟是往上的,这时叫兵在方圆五公里的地方去看,看到地上有烟冒出来的地方,那个地方下面就有水。艾在这边烧的时候,它的性是向下走,它就会去找水,找到水以后它就会往上升。所以一挖,就找到水。找到水后,所以你看它的烟是往上的,实际上他的药力是往下的。在针力不及的地方,我们常常用到灸。
比如说病人气血大虚的时候,动也不能动,毕竟我们扎针下去,病人也会元气很伤啊,用灸的。
隔姜灸
我们有几种灸法,最普遍的就是“隔姜灸”。我们隔姜灸就是切一片大概一元硬币大小的生姜,拿牙签先戳几个洞,拿一些艾草搓成金字塔的形状(因为手掌心是凹下去的,你把两个手掌握起来,一搓它,就变成金字塔的形状。),再将它放在生姜上面,这样一个单位叫“一壮”。在灸的时候,这个生姜片不用换。不要灸五壮,就换五片生。如果灸的比较多的时候,生姜干掉了,再换一片。用火点着艾绒,它就慢慢烧,烧到病人感觉温热,不用很烫时就可以拿掉,你拿个镊子把它拿起来,在旁边放一个水盆,因为艾的温度很高,你如果拿个没有水的玻璃杯或者没有水的碗,艾草丢下去,几壮在那边烧,玻璃杯就碎掉。所以,你把它拿起来放在有水的玻璃杯里,把火灭掉,然后再换一个上去。
灸的时候,灸单数不灸双数,艾为纯阳,取它的阳数。因为艾本性除了向下走以外,我们把艾草放在门口辟邪,放在屋里能够辟邪。如果说遇到重病,病入膏肓,诸位都没有学过针灸,我们有一个穴道叫膏肓,灸灸灸,灸百壮,按照我们中医的记录是无所不疗,什么病都可以。所以当你束手无策的时候就给他灸膏肓就行了。灸百壮,几百壮都没有关系,灸到病人口干舌燥都没有关系,救命嘛。我的意思是我只是形容给你听,等到介绍到足太阳膀胱经的时候,我会跟诸位介绍如何找到这个穴道,穴位和功能是什么。
若灸后起了水泡,怎么处理?很简单,就从皮肤旁边用消毒过的针刺一个小洞,把水慢按排出来,这样皮肤会连的很好,不会留疤,不要把皮肤撕掉或者在泡上面扎免得造成疤痕。
隔盐灸
第二个灸法是“隔盐灸”,我们在灸的时候,用盐巴填满神阙穴(就是肚脐),再放艾绒上去灸。先将盐炒过,炒熟以后,盐巴炒过以后颜色会变,精盐不能用,提炼过的盐不能用,不好,都是人工的,要用海盐或者青盐,所谓青盐就是青海来的盐,像黄豆,比黄豆还要大一点,真的是淡青色,炒过以后变成红色。炒过以后要等盐变温一点了,凉一点,再倒在神阙穴上封满,否则会把肚皮烧坏了,再把艾绒放上去烧。隔盐灸,为什么在肚脐?就是常常有很多下痢不止,我们用灸。下痢有两种,一种寒痢一种热痢,寒大部分用灸,因为艾就是阳性是火性,所以用在寒痢比较多,吃进去青菜排出去青菜,只要是食物没有消化就是寒,寒的痢没有什么味道,热痢的话味道会很臭。
隔蒜灸
第三个灸法叫“隔蒜灸”,大陆上有一种大蒜,一整颗就一个,我们现在的蒜像橘子一样,那种蒜就一个,皮剥掉切片像刚刚讲的隔生姜一样,然后打洞。当病人久咳的时候,咳嗽一直不好,怎么办?舌头伸出来,放在舌头上隔着蒜灸。因蒜是白色的,辛辣的,色白的入肺,辛辣的也入肺,放在舌上灸。为什么?因为舌为心表,他把舌头一直往前顶的时候,舌头往外伸,心脏的力量在加强,因为心和肺是最接近的,这时候我们去灸,咳嗽就会好。那你不要拿生姜,要用蒜,肺的问题,我们要用隔蒜灸。
灸的用途非常广,比如说被毒蛇咬伤、蝎子、蜘蛛咬伤,任何的毒物咬伤、破伤风都可以用灸。什么是破伤风,比如说今天你手上有伤口,又去整理生锈的铁钉,在临床上面怎么做呢?有个病人来找我,手指头红肿,从手指头一路红到手上。我们在介绍中医的时候,我会慢慢把中医的原则跟诸位讲,我们有两种方式,可以知道病人的病情到底是越来越严重,还是越来越好。当病进时,是由四肢末梢往身上走,就像我刚才讲的,如手有伤口被感染或被毒蛇咬到,这时会感到毒往身上走。而病退时,就会由身上往四肢走。譬如,原来是病在肩,第二天醒来,病虽还没好,但我的肩不痛了,但是痛到手臂上了,这就是病在退了。当病在退的时,处方不能改,所针的穴道也不能改,要等它病好了为止。若病仍在进时,就表示你的处方、穴道错了!这时你就应该想想怎么去解决它。
当这个病在进时,像病人手指头破伤风红肿,我一看,针都不用下,用隔姜灸。它病走到这边的时候,我们在这边的头上面灸,病人手粉红色,很痛,痛到不能动,灸完两壮后才几分钟而已,就在退了,退到手掌心,退到劳宫时,就知道病离开心脏。到后来我就没有帮他灸了,因为艾草在烧起来的时候,很像大麻的味道。我在美国的诊所,一烧起来的时候,常有人说:有人在抽大麻,所以我没有再帮他灸,而把窗户打开,透透空气,然后隔两天病人回来,那天从诊所走到停车场,他手都不痛了,也可以开车了。来的时候是一只手开车的,回去时可以两手开车了。
如果说,你觉得打破伤风针很好,打疫苗很好,那就去打吧,实际上没什么大帮助,破伤风时,连药也不用吃针也不用下,用灸就可以好,所以我们用灸的机会很多。
还有疱疹,腰蛇长这样一圈看起来红红的一小粒,长疱疹的时候,我们有两种烧它的方式,如病人疱疹是长这样子的,长的,在疱疹的头尾隔姜去灸它,它就不会再蔓延了, 过两天,疱疹就变短了。我们还是一样在疱疹的头尾灸,慢慢去灸,反正就是把疱疹包围起来,就是一种方法。还有一种方法,过去古代看到疱疹,就去拿蜘蛛网,把这蜘蛛网平摊在疱疹上面,因为蜘蛛网很粘,用薄薄的粘一层,瞬间一烧就烧掉,烧完后,五天到一个星期,疱疹就治好了。疱疹比绿豆还小,粉红色,很痛。现在不要去拿蜘蛛网了,可以用干棉花,不要用有酒精的棉花。但棉花粘不住啊,它不像蜘蛛网,没有那个胶质,所以我们放点凡士林在上面,因为目的是烧嘛。如果是你的爸爸妈妈就轻轻一烧,烧完就会整个干掉,如果是你的仇人,用多一点棉花烧。我们平常用全蝎,把它烤干,你不要拿蝎子给他吃,全蝎粉去药房买也可以买到。过去是把蝎子烧烤成金黄色,风干以后磨粉。全蝎粉,味道很强,你可以放到胶囊里面去,可以吃八到十克,所以疱疹很好治。
一般热症不用灸法。当感冒发烧,病人已经很热了,不要灸。流汗多的地方不灸,手掌汗比较多,也不灸。津液很多的地方不要灸,眼睛不要灸,阴部不灸。病人有痔疮时,已经是热了,也不能灸。你要想,不要看书里面,背书很累的,有一个观念就好了,津液多的地方,流汗很多的地方不灸。
针灸有些禁忌。有一个歌诀:“针而勿灸灸勿针,针经为此常叮咛。庸医针灸一齐施,徒施患者炮烙刑。”
过去呢,针就是针,灸就是灸,历代就一直就是这样子。但从文化大革命以后,变成哪里痛针哪里。要真是如此简单,就不用读针灸啦!而且效果又不好,手法又变得开始花哨了。《针灸大成》是我们的教科书,书上所说的地方都是:左病右治,右病左治。意思就是叫我们对称治疗。但像刚才带状疱疹当然是在天应穴上灸。临床下针是左病右治、右病左治。但大陆的中医没有看过这种书,而且在文革烧掉了好多好书,好的中医也都给斗争掉了。所以他们治不好病,只好变些花哨的手法来吸引病人,变成针上头放个艾绒在烧,这个是针灸并施。古有名训,针就是针,炙就是灸,我们要分开来。
米粒灸
另外,补充一点。我们还有一个灸法是“米粒灸”。我们把一点点的艾绒,捏成像米粒一样大,用凡士林先涂在欲灸的穴道上,将它放在上面灸。用在什么地方呢?如鼻窦炎 、鸡眼 ,我们用香来点,灸三个、五个,就看病有多深。这是灸的大原则,痛灸到不痛止, 不痛灸到痛止,这是原则,所谓“不痛灸到痛止”的意思是,一直灸直到当你碰到患部病根的时候,那儿开始产生了痛,对不对?就表示到了。比如有个病人手上长个脂肪瘤很大,我们用灸,生姜放在上面,艾绒放在生姜上烧,他本来不痛的,一直灸,艾的力量是向下的,一直往下走,当它碰到患处的时候,会产生痛,这就到了,要停下来。那怎么知道“痛灸到不痛”,同样的肿瘤,比如说脓疱,在肿瘤痛的地方一直灸,直到不痛的时候就停住。最高明的医生,就是把病治好了,又不伤病人的元气。而西医的手术,即使宣称手术很成功,但这个刀开下去后的结果如何,你需要慢慢去体会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