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黄的病机是什么
第98条:得病六七日,脉迟浮弱,恶风寒,手足温,医二三下之,不能食,而胁下满痛,面目及身黄,颈项强,小便难者,与柴胡汤,后必下重。本渴饮水而呕者,柴胡不中与也,食谷者哕。
有热又有湿,非发黄不可。古人认为这个黄,由湿热,郁热在里造成的,由于这个系在太阴说身必发黄。古人认为脾属土,土色黄。
黄疸都是胆道受了障碍,不在乎脾土色黄,这是胆汁的色。可是虽然这么说,古人这种治疗所掌握的规律是对的,你象咱们用茵陈蒿汤,或者是茵陈五苓这类的药,去湿去热,这个治疗呢永远也是对的,古人只是掌握这种规律,这个脾的关系是没有的,古人不知道有这个物理的障碍而使着人发黄,他不懂得这个,所以古人一看到这个黄啊都是属太阴,因为太阴是运湿呀,太阴有病不能运湿了,再要有热,他一定发黄的。古人这么个看法,这个规律是对的,古人说郁热在里,治疗的方剂都是非常正确的,现在我们这么用还是有效嘛,所以我们研究古人的东西呀,我们要掌握这种规律方法。
如果小便利,这个湿热能够外越,不发黄,我们现在临床上也是这样的,大概的黄疸病都是小便不好,那么我们治疗呢也是去利小便,去热,湿热,这一类的治疗的手段,都是对的,这是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