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鬼哭穴治疗慢性焦虑,可治一切鬼魅狐惑,恍惚振噤
【定位】 鬼哭穴,位于大拇指背侧桡侧缘,拇指桡侧爪甲角1穴,直对桡侧指甲角处之皮部1穴,左右计4穴。
【操作】首先将患者两大拇指相并,指甲前缘、指甲根对齐,用普通缝衣线于两大拇指前缘稍后处缠绕数圈以固定,如果有助手,可令其用手直接将病人大指固定。
把艾炷(其底边周长大致与男士衬衫钮扣相近)置于鬼哭穴上,点燃,以患者难以忍受为度,取下艾炷,是为1壮,每次3壮,每日1次。5次为1疗程。
【临床观察】
本组27例,男17例,女10例;年龄最小15岁,最大56岁;
病程最短6个月,最长5年。
以下两组症候消失为治愈标准:
①经常或持续的无明确对象或内容的焦虑、提心吊胆、精神紧张;
②伴自主神经症状或运动性不安。
治疗1个疗程治愈7例,2个疗程治愈12例,3个疗程治愈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88.9%。
【结语】鬼哭穴,《针灸大成》引《医学入门》言其“治鬼魅狐惑,恍惚振噤”。临床上慢性焦虑症患者大部分不愿接受针刺治疗,而单灸鬼哭一穴,使患者易于放松,有助于病情康复。鬼哭穴取穴方便,辨证简单,施术时短,更易操作。治疗时还应注意两点,一是灸时必须以患者不能耐受时才能取下艾炷;二是在治疗期间进行必要的语言开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