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脾与胃病辨证有什么不同

脾胃,同居中焦,经脉相互络属,形成表里关系。脾主运化水谷,将精微物质输送到全身,滋养脏腑经络,为气血生化之源;胃主受纳腐熟,将食物消化为易于吸收的物质。脾升胃降,相互协调,共同完成饮食物的消化、吸收与输布。脾胃后天之本,对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命活动至关重要。此外,脾还有统血、主四肢肌肉的功能。

脾胃疾病的表现多种多样,有寒热虚实之分。脾的病变主要表现在运化功能的失常、统摄血液功能的障碍以及水湿潴留、清阳不升等方面。例如,脾气虚时会出现腹胀腹痛、泄泻便溏、食欲不振、浮肿等症状;脾阳虚时会出现畏寒肢冷、腹胀便溏、五更泄泻等症状;脾湿热时会出现腹胀纳呆、口苦口黏、渴不欲饮等症状。

胃的病变主要表现在食不消化、胃失和降、胃气上逆等方面。例如,胃气虚时会出现胃脘隐痛、食欲不振、食后腹胀等症状;胃阴虚时会出现口干咽燥、胃脘隐痛、饥不欲食等症状;胃热时会出现胃脘灼痛、口渴喜冷饮等症状。

总之,脾胃病证的表现多种多样,需要根据具体病情进行辨证施治。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注意饮食调理,保持脾胃的健康状态。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