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经方临证辨治
冠心病多属于中医胸痹心痛范畴,在《金匮要略•胸痹心痛气短病脉证治第九》曰:“夫脉当取太过不及,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今阳虚知在上焦,所以胸痹心痛者,以其阴弦故也。平人无寒热,短气不足以息者,实也”。
阳微为津虚,阴弦为寒湿,说明冠心病(胸痹心痛)多见邪实之证。此处之邪实符合有形之邪,符合现代医学观点,多为痰饮瘀血阻滞而致胸痹。然痰饮瘀血既是病因,亦是病理产物,机体自身生理平衡被打破后才会形成病理产物进而致病或加重疾病。里寒则寒饮生,饮聚则气血不畅,阻滞胸中表现为心绞痛。
心绞痛辨治多以温药为主,较少使用寒凉药物,是以患病机体的寒热虚实属性所决定,“痛者得寒则剧,得温则减”,究其论治仍应从寒热虚实处入手。
现代医学的进步和健康观念的普及使得患者服用了过多药物,因药物杂乱,特别是活血化瘀中成药,不辨证自服者比比皆是,然活血化瘀多凉药,长期服用或可致患者的里寒加重,看似祛邪,然对正气不利。在日常诊疗时心血管疾病正虚者多见,正由于此,不经六经八纲辨证,而以心绞痛瘀血阻滞为定见,擅用活血化瘀药物而疗效不佳者,并不鲜见,甚则发作更频繁。
“寒热有常,而虚实无常”,临证之中心绞痛患者寒热有时并不明显,而病理产物的“实”与人体正气的“虚”,反而更易显现。比如 “《金匮要略·胸痹心痛气短病脉证治第九第5条》:胸痹,心中痞,气结在胸,胸满,胁下逆抢心,枳实薤白桂枝汤主之,人参汤亦主之。”心中痞指心中痞塞气机不畅,气结在胸是说气结于胸中而胸满闷,胁下逆抢心是说自觉气自胁下而逆于心胸感,枳实薤白桂枝汤降逆行气以消胀满,主治实证;人参汤是因中气大虚,饮自下乘,而气结胸满,主治虚证。此为以虚实鉴别。
具体病理产物本身并不具备特定的六经属性归属,但其作为有形之邪,产生原因及为病反应与患病机体的病位病性病情是相关的。因此病理产物的治疗,除了关注病理产物本身的解决方式外,也要积极应对病理产物所处的六经寒热虚实环境,痰湿当祛湿,但寒者温阳,热者清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