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时病人晕针怎么办

晕针是针刺过程中一种常见的并发症,表现为病人突然出现晕厥现象。这种症状是由于患者在针刺时过度紧张、体质虚弱、过度劳累、饥饿、大汗、大泻后、大失血之后、体位不适以及医生手法过重等原因所引起的。

患者在针刺过程中突然感到精神疲倦、头目眩晕、面色苍白、心慌气短、恶心欲吐、冷汗出、四肢厥冷、血压下降、脉象沉细或沉伏。严重者甚至出现神志昏迷、唇甲青紫、二便失禁、脉微细欲绝等症状。

为了避免晕针的发生,医生在针刺前应该仔细询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心理状态,确保患者没有过度紧张、疲劳等不适状态。同时,医生也应该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病情,选择适当的针刺手法和刺激强度,避免因手法过重或刺激过度而引起晕针。

如果患者在针刺过程中出现晕针症状,医生应该立即停止针刺,让患者平躺休息,并给予适当的护理和救治。对于症状较轻的患者,可以给予适当的休息和护理即可缓解症状;对于症状较重的患者,则需要及时送往医院进行治疗。

处理方法:

一旦发现有人晕针,应立即停止使用针具,并迅速将所有刺入的针全部拔出。此时,要将患者平放于地面,头部略低,以防止血液流入脑部。然后迅速解开患者的衣物,确保其身体保暖,避免因暴露于冷空气中而加重病情。

对于轻度患者,只需让其静卧片刻,并给予一杯热茶或糖水饮用,通常可以迅速恢复正常。

对于重度患者,除了以上的基础处理外,还需进一步刺水沟、素髎、内关、足三里、涌泉等穴位,以促进血液循环和舒缓神经。同时,也可以在百会、关元、气海等穴位上进行艾灸,以增强身体的自愈能力。

如果患者仍然昏迷不醒,呼吸微弱,脉搏细弱,那么就需要考虑配合其他治疗方法或采取紧急抢救措施,以防止出现生命危险。

预防晕针,我们要根据晕针的不同原因来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对于那些初次接受针刺治疗或者精神过度紧张、身体虚弱的人来说,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消除他们对针刺的顾虑。在针刺之前,我们要耐心地给他们解释针刺治疗的过程和效果,让他们对治疗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从而减轻紧张情绪。同时,我们也要尽量让他们采取卧位,这样能够减少晕针的发生。在取穴的时候,我们不宜过多,手法也不宜过重,以免对身体造成不必要的负担。

对于那些在饥饿、疲劳、大渴状态下接受针刺治疗的人来说,我们应先让他们休息、饮水、进食,等身体状态好转后再进行针刺治疗。这样可以避免因身体虚弱或状态不佳导致的晕针。在针刺过程中,医生要保持精神专一,随时观察病人的神色变化,询问病人的感觉。一旦发现病人有不适等晕针的先兆,我们要及早采取处理措施,比如停止针刺、让病人平躺、喝水等,以防止晕针的发生。

总之,预防晕针需要我们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消除病人的顾虑、选择适当的体位和手法、关注病人的身体状态和神色变化等。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效地预防晕针的发生,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