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病六聪穴”治疗糖尿病性耳病效果不错
糖尿病性耳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主要症状为耳鸣和耳聋。这种病症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因为它的顽固性使得传统的中西药治疗方法效果不佳。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可以采用“耳病六聪穴”为主的治疗方法,结合经络理论进行辨证配穴。
“耳病六聪穴”是中医经络理论中的六个穴位,它们分别对应着人体的不同脏腑,通过刺激这些穴位可以调节人体的气血和脏腑功能。在糖尿病性耳病的治疗中,我们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质情况,选择合适的穴位进行刺激,以达到缓解症状、改善听力的效果。
具体来说,我们可以采用针灸、按摩、艾灸等多种方法来刺激这些穴位。针灸可以刺激穴位深处的经气,调节气血的运行;按摩可以缓解肌肉紧张和疼痛,促进血液循环;艾灸则可以温通经脉、散寒止痛,适用于虚寒型耳病患者。
此外,我们还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辨证配穴,针对不同的症状和体质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例如,对于肝火旺盛的患者,我们可以配以太冲、行间等穴位进行调理;对于肾虚的患者,我们可以配以肾俞、命门等穴位进行补肾益气。
通过这种以“耳病六聪穴”为主的治疗方法,我们可以有效地缓解糖尿病性耳病患者的耳鸣和耳聋症状,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同时,这种治疗方法也具有安全、简便、经济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一、治疗方法
针刺方法:
① 主穴:主穴均取耳病六聪穴。
即翳聪穴(翳风穴后下方1.5寸,翳风穴与风池穴连线中点下0.5寸),耳灵穴(耳廓与乳突交界的凹陷处,耳屏间切迹前下颌骨髁状突后缘,张口有孔处),听会,角孙,翳风,听宫。
② 配穴:采用经络辨证配穴。
肝气郁结,经络阻滞:太冲,阳陵泉,丘墟;脾胃虚弱:足三里,三阴交;
肾精亏损:太溪,肾俞;肝胆火盛:太冲,侠溪;
外感:风池;中毒:复溜,肾俞;脑炎后遗症:哑门,风池。
③ 操作手法:单侧耳鸣耳聋可重用患侧穴,双侧耳鸣耳聋用双侧穴,一般用捻转补泻手法,虚证用补法,实证用泻法,得气后加用G6805型电针机,输出频率以患者有针感或肌肉明显收缩为佳。
留针30分钟,每日1次,5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3天。一般治疗2~6个疗程方能见效,多数在3~4个疗程。
二、穴位注射
针刺后用当归注射液2ml与维生素B12 0.25mg混合后,用4号针交替穴位注射翳明或风池穴,每日取1个穴,每穴0.5ml。在遥远的东北小镇,居住着一位年过半百的女士,她55岁了,身为一位政府官员。多年来,她与糖尿病作着不懈的斗争。某日上午,她突然感到一阵头晕目眩,恶心感随之而来。仅仅过了2小时,她的左耳传来了剧烈的机器轰鸣声,随后听力完全丧失。1小时后,右耳的耳鸣逐渐加剧,仿佛有无数蝉鸣在耳边萦绕。
经过医院的专业检查,医生发现她的双侧鼓膜内陷,左耳的听力损失严重,电测听显示听力在60分贝,而右耳听力正常。结合她的病史,医生诊断为糖尿病性耳鸣耳聋。
当她来到诊所时,她的耳聋耳鸣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那种声音仿佛是从地狱传来的蝉鸣,尖锐刺耳,让人无法忍受。她口苦咽干,心情烦躁不安。舌红苔黄,脉象弦数,显示出她体内肝胆火盛,耳窍不宣。
医生嘱咐她在控制好血糖的基础上,接受中医的针药治疗。经过仔细辨证,医生认为她的病因为肝胆火盛,耳窍不宣。于是,医生制定了清肝利胆、开窍的治疗方案。
治疗过程中,医生选择了翳聪、耳灵、听宫、听会、角孙、翳风等穴位进行针刺,每次选取3个穴位,采用泻法进行针刺。得气后,医生加用G6805型电针机,配取太冲、侠溪两个穴位,同样采用泻法。留针30分钟后,医生为她注射了由当归2ml和维生素B120.25mg混合的注射液,每次0.5ml,分别注射在医风、风池穴位上。
治疗的第一天,她感到耳鸣有所减轻,听力也有所恢复。经过连续3次的治疗后,她的耳鸣耳聋症状完全消失,电测听显示她的听力提高了30分贝。这一神奇的转变不仅使她恢复了正常的生活和工作能力,更让她重新找回了对生活的信心和希望。
耳鸣和耳聋是两种常见的耳部疾病,它们的病因和治疗方法各不相同。耳鸣是指自觉耳内鸣响,而耳聋则是指听力减退或听觉丧失。中医学将耳鸣和耳聋按照病因病理的不同,分为虚聋、火聋、风聋、毒聋、厥聋、卒聋、湿聋、暴聋、久聋、气聋等类型,是耳科常见多发病。
尽管国内外众多资料专著已经对耳鸣和耳聋的病因及治疗进行了详细介绍,但目前尚无公认的有效治疗方法。虽然针灸治疗耳鸣耳聋在临床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治愈率低且易复发。为了寻找更有效的治疗方法,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结合家传经络理论和治疗经验,逐步探索总结出了一组治疗耳鸣耳聋等病证的有效穴位,这组穴位被称为“耳病六聪穴”。
耳病六聪穴不仅治愈率高,见效快,而且复发率低。与传统的治疗方法相比,该疗法具有经济安全、操作方便、易于掌握推广等特点。尤其对于糖尿病代谢性耳病患者来说,该疗法更是一种理想的治疗选择。通过刺激耳病六聪穴,可以有效地改善耳鸣和耳聋的症状,提高患者的听力水平,让患者重获美好的生活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