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大便难外,阳明病还必须注意这5个症状

在阳明病篇,仲景还强调了五个症状:

第一个是下利,有三个方证,葛根芩连汤、白头翁汤、黄芩汤。葛根芩连汤和白头翁汤的鉴别:阳明病下利伴表不解,用葛根芩连汤。单纯阳明病下利,用白头翁汤。热轻且伴有津伤腹痛,用黄芩汤。

第二个是发黄,也就是黄疸。多为瘀热在里。治法为通利二便,给邪以出路。多用大黄、茵陈、栀子等。有三个方证,茵陈蒿汤、麻黄连轺赤小豆汤、栀子檗皮汤。伴有二便不利,以大黄为主,用茵陈蒿汤。表不解,用麻黄连轺赤小豆汤。热轻、无明显表证、无明显大便难,用栀子檗皮汤。

第三个是结胸。大陷胸汤、大陷胸丸、小陷胸汤。攻逐水热力量最大为大陷胸汤,缓之用大陷胸丸。痰热互结于心下用小陷胸汤。

第四个是咽痛。寒热、虚实皆可导致。《伤寒论》中咽痛方证有五个,属于阳明病的是甘草汤、桔梗汤、猪肤汤。热轻用甘草汤,再重用桔梗汤,当然临床上热重的时候常用小柴胡加桔梗、生石膏汤。猪肤汤属于阴虚燥热,麦门冬汤属于津气两伤。苦酒汤、半夏散及汤属于阴证的咽痛,苦酒汤属寒热错杂,半夏散及汤属阴证且表不解。

第五个是心烦不寐。实热以芩连为核心,如大黄黄连泻心汤、黄连阿胶汤。虚烦考虑栀子豉汤类方。

阳明病常见症状归纳表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