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辨治首重调肝脾

女子以血为本,血属阴,气随血行,经血应月而至,至则血亏而气旺。肝藏血,脾统血,心主血,故行经之际,其人多见或轻或重之烦躁,或见胸胁闷胀不适。此为阴阳平秘偏颇,血不足以养肝、肝气偏亢之象。倘若在此时遇心事纠结,情志失控,必致血更伤而肝更郁,以致肝木旺而克及脾土,或因饮食劳倦,损伤脾胃,土虚木乘,土木同病。此外,情志为心肝主宰,情志活动赖于气血的正常运行,血旺则神明,血伤则神乱,故郁证也以妇人为多见。总之,肝脾失调是经、带、胎、产及各种妇科杂病中的基本病机,故辨治妇科诸病,应首重于肝脾也。

青春期女性妇科病多为肝热脾寒,热者多因少壮之火有余,阳热内伤及血,寒者多因年幼无忌,寒邪袭击胞宫而致。中年期妇女肝脾病兼心伤者为多,老年时期肝脾病而兼肾虚者为众,心伤亦杂其间。辨证方面,妇人以血为本,经水为血所化,其虽与五脏相关,但尤以肝脾为重,因肝为女子先天,主疏泄,主藏血,司血海;脾胃为后天之本,主生血,主统血,主摄血。故月经不调应先调治肝脾。临床上虽月经先期热而后期寒为多见,但切不可拘泥,而应详细询问经期、色、量、质的变化以及全身症状,综合分析辨证。白带虽言有五色,临床中也需详辨虚、实、寒、热、湿之病因及肝疏脾运之间的动态关系。

如治钱某,女,30岁,2019年底来诊,结婚3年未避孕,夫妇两人均已做过全部有关检查未见异常,但至今尚无子嗣。诉月经量少、色淡质稀,经行时常无端感脘腹疼痛发凉,大便稀溏。平素头昏,眠欠纳少,时时心烦。舌淡滯,脉弦细无力。诊为血虚肝郁、中阳不振,以逍遥散、黄芪建中汤加减(黄芪30g,太子参30g,桂枝12g,柴胡12g,当归20g,白芍18g,川芎12g,茯苓20g,白术20g,炮姜10g,木香10g,砂仁10g,郁金15g,甘草6g),2天1剂,水煎服。嘱经前一周开始,连服10剂。休息一周后原方再进10剂,3月后有喜讯报来,月经衍期未至,经查已怀孕。2021年大年初三顺产一女孩,举家欢愉。本例不孕症治疗效果之快出乎预料。究其方义为温中健脾疏肝,补气益血。肝疏脾运功能正常,气血盛而血海充,整体调整利于局部、虽无专事补肾生精之药,亦收获种子之效。足见女子肝为先天,以血为本理论认识之重要,也足以说明调理肝脾在妇科病的治疗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