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临床诊断的具体思维方法
想要了解人体“血”(物质供应)的变化情况,可以间接地通过观察人体毛发的有无(毋)和光泽状态来实现。
想了解人体“气”(能量活动)的变化情况,可以通过观察人体声音的异常变化来实现。
人体声音的异常变化,可以根据前文所述五音六律理论,结合自然界气候变化规律来一并观察。
通过中医四诊观察五脏六腑的虚(不足)实(有余),就可以知道脏腑的状态是有亏还是盈余。
仔细听患者的呼吸声,就可以查知其能量活动(气)状态。
观察患者面部五个特定部位的色质,就可以知道人体脏腑物质供应(精)的状态。
相应部位的本质状况(如舌本)反映了人体脏腑“精”的有余不足;相应部位颜色的变化,反映了人体脏腑“气”之虚实变化;而眼睛状态则反映了人体生命活力(神)的强弱。
这个世界的运行规律可总结归纳为天、地、人三大类,每一类又可细分为三小类,共九类,通过这些规律,我们可以观察判断事物的高下有余变化状态。
地之道有“九野”,即将空间分为九个方位,用《洛书》来表示就是:上九下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五位中宫,是地数之九。
可以将人体结构也按“九野”分类,以方便观察判断人体的健康情况:
一野为腰、臀、下窍;
二野为右手;
三野为左胁;
四野为左手;
五野为六腑、肝、脾、肾,即“中州”;
六野为右足;
七野为右胁;
八野为左足;
九野为胸膺、咽喉、头面。
在诊断人体疾病时,可以将人体分成天、地、人三大部分来观察。
第一类为天:
候风、寒、暑、热等外邪对人体产生的不利影响,可重点观察人体头、项、胸、背这几个地方;
候人体阴阳失衡情况,可重点观察人迎、寸口处脉搏。(即本专辑前文所述“阴阳脉法”)。
候季节气候变化对人体产生的不利影响,可看人体的寒状态。
第二类为地;
候人体脏腑、筋、骨疾病状况,可重点观察与其相应的经脉、关节、俞穴;
候人体表里开闭,调节体温、体液能力的大小,可观察皮毛处出汗的情况,有汗无汗,汗多汗少。
第三类为人:
候人体虚实变化,可重点观察血、气、精、经四个方面;
候患者预后生死,可重点观察人体“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之元气盛虚,即人体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思维这六大感官的功能状态。
可以从以下方面来了解人体健康状况:
1.观察人体阳气(天)的盛衰,重点看首、胸、面、齿;
2.观察人体真气(人)的状态,可看肝、胆、脾、胃、肠,可重点看人体中上部寒热往来,大小便及血气状况;
3.观察人体阴气(地)的虚实,可将其分成十等分来判断筋、骨、精、髓情况,重点看人体中下部寒热往来,血气运行是否有涩滞,足部行动是否便利,是否有跛足情况出现。
4.观察人体真气循行(脉搏)缓急,可以判断患者生命的能量活动的强弱,以及疾病的预后情况,五分为正常,少于五分为缓,多于五分为急。
5.判断人体阴气(地)的情况,若阴气有六分,则会出现行动不便、水火不足之症;若阴气有三分,则会出现寒证。
6.判断人体关节的健康状况,可以按人体“九野”分类的次序去一步步明确。
观察自然界一年四季气候变化,天气的清浊变化,均有一定规律,若人体的体温及体液变化规律与外界气候变化规律相适应,则为正常,如果相反,则为疾病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