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温燥湿中药配伍法
苦温燥湿的药物配伍,是中医祛湿剂中的一种重要方法,主要用于治疗脾弱湿胜的各种证候。这种方法的核心在于“燥以焊湿”,主要使用苦温性质的药物,以健脾助运、理气化湿为主要作用。与其它祛湿方法不同,苦温燥湿很少甚至不使用淡渗利湿药。这是因为脾气需要正常运转和上升,如果脾气下溜,水谷无法正常转化为精微,反而会生成湿浊,形成湿病。因此,治疗湿病的关键在于升阳运脾,使脾气恢复上升,气行湿化,疾病自然得到缓解。
在具体的药物配伍上,苦温燥湿常采用苍术、白术等健脾助运的药物,以及厚朴、陈皮等理气化湿的药物。例如,平胃散和不换金正气散就是这种配伍的典型代表。这些药物适用于治疗脾弱湿胜、湿阻气滞引起的各种症状,如胸脘痞胀、不思饮食、恶心呕吐、吞酸噫气等。对于头胀身重、关节肿痛、时寒时热、腹胀泄泻、舌苔白腻或厚腻等症状也有很好的疗效。
如果湿气过重导致气滞症状明显,可以加用香附、砂仁、川芎等药物以加强行气化湿的作用,这就是六郁汤。对于湿气过重导致的气滞、便溏溲涩等症状,可以加用夏曲、藿香、茯苓等药物以分清浊,这就是除湿汤。这些药物配伍都是基于苦温燥湿的治疗原则,通过调理脾气、恢复气机、化解湿浊,达到治疗脾弱湿胜的目的。
苦寒燥湿,清热利湿之重者也。所用药物,如黄连、黄柏之类,皆是苦寒之品,主治湿热交阻,而热势偏重之病情。此法与苦温燥湿截然不同,一者湿挟热而热较重,一者湿挟寒而湿偏胜,临证应详加辨别。
再观“风药胜湿”之法,乃张洁古、李东垣诸大家之特长。此法用药配伍,与苦温燥湿略同,然其着眼点在于脾虚湿胜。用药则有羌活、防风、独活、藁本等祛风药,旨在升阳散风除湿。且此法用药多而轻,取其升浮之性,引清气上行,使浊气下降,湿气宣化。非同于发汗解表之用。常配以苍术、陈皮、益智、神曲等药,以健脾助运,主治脾气下陷、内外湿胜之病。若外伤风湿、脾气不振者,可用羌活胜湿汤之类方剂;若脾虚下陷、湿胜而清浊混淆者,则可选用升阳除湿汤之法。然二者之共同点,乃均以风药升清阳、胜其湿。故临证之时,务必审慎辨治,随证选方,方可收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