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龟八法在针灸临床中的应用
灵龟八法,又称为奇经纳甲法,源于古代哲学的八卦九宫学说,并结合人体奇经八脉气血的交汇,选取与奇经八脉相通的八个经穴,按照日时干支的推演数字变化,采用相加、相除的方法,以确定何时应取何穴进行针刺。这一方法蕴含着天人相应的理念、阴阳消长的原理、五行生克的变化以及气血流注的机制。 在金朝,窦汉卿的《针经指南》中已开始运用八脉八穴为基础的类似方法。到了宋、元时期,随着干支的盛行,该法才与八卦九宫相结合。明朝徐风的《针灸大全》中首次提出了“灵龟八法”这一名词。而在明代的杨继洲所著《针灸大成》中,对灵龟八法有更为详尽的描述:“八法神针妙,飞腾法最奇。砭针行内外,水火就中推。上下交经走,疾如应手驱。往来依进退,补泻逐迎随。用似船推舵,应如弩发机。气聚逢时散,身疼指下移。这般玄妙诀,料得少人知。” 灵龟八法与子午流注针法相辅相成,可同时使用。它们共同体现了中医针灸学的深奥与博大,为患者提供了更为精准和有效的治疗方式。
兹将灵龟八法的 八脉、八穴和八卦干支等,分述如下。
灵龟八法的组成
1.九宫八卦: 八卦是古人取阴阳之象,结合自然界的天、地、火、水、风、雷、山、泽作 成的。即:乾为天作☰形,坤为地作☷形,坎为水作☵形,离为火作☲形,巽 为风作☴形,震为雷作☳形,艮为山作☶形,兑为泽作☱形。把八卦的名称和 图象结合四方,即成九宫。由于八卦各有方位,配合九宫,根据戴九履一、 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八六为足、五十居中的九宫数字。
每宫再配上一条奇经及其配属的穴位,就成为:坎一联申脉。照 海坤二五,震三属外关,巽四临泣数,乾六是公孙,兑七后溪府,艮八系内 关,离九列缺主。此八穴的代表数字,在灵龟八 法的推算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2.八脉交会: 八脉指任、督、冲、带、阴维、阳维、阴跷、阳跷;交指交通;会指会合。 它具有统帅和调整十二经脉气血的作用,而十二经脉本身又有上下循行,交 错相会的特性,所以在四肢部位的十二经上有八个经穴相通为八脉。即:小 肠经后溪通于督脉,肺经列缺通于任脉,脾经公孙通于冲脉,胆经临泣通于 带脉,肾经照海通于阴跷,膀胱经申脉通于阳跷,心包经内关通于阴维,三 焦经外关通于阳维。另外这八个经穴彼此之间又有着密切的联系和沟通。如 公孙与内关相通,合于心、胃、胸:后溪与申脉相通合于目内眦、颈项、 耳、肩膊、小肠、膀胱;临泣与外关相通合于目锐眦、耳后、颈项、肩;列 缺与照海相通合于肺系、咽喉、胸膈等。这样就使八脉八穴分为四组,相互 结合,有着一致的主治范围,如内关配公孙治胸、心、胃部之疾……,并将 其相互结合称之为“父母”、“夫妻”、“男女”、“主客”。
八脉交会歌诀
公孙冲脉胃心胸,内关阴维下总同;
临泣胆经连带脉,阳维目锐外关逢;
后溪督脉内眦颈,申脉阳跷络亦通;
列缺任脉行肺系,阴跷照海膈喉咙。
3.八法逐日干支代数;灵龟八法的组成除八脉、八穴、八卦外,尚有日时的干支数字作为八法取穴 的依据。干文代数字的由来,是根据五行生成数和干支顺序的阴阳定出的, 它是演算灵龟八法穴位的基本数字。宜牢记下记歌诀,甲乙辰戌丑未十,乙庚申酉九为期, 丁壬寅卯八成数,戊癸巳午七相宜, 丙辛亥子亦七数,逐日干支即得知。
4.八法临时干支代数: 每日时辰的干支,亦各有一个代数,这个代数与逐日干支的代数有着同样的 意义,是推演八法须掌握的内容。甲己子午九宜用,乙庚丑未八无疑, 丙辛寅申七作数,丁壬卯酉六须知, 戊癸辰戍各有五,巳亥单加四共齐, 阳日除九阴除六,不及另余穴下推。
灵龟八法的运用:
1.开穴法: 运用灵龟八法,是将日、时的干支数字,共同加起来,得出四个数字的和 数,然后按照阳日用九除,阴日用六除的公式,去除干支的和数,再将它的 余数,求得八卦所分配的某穴的数字,就是当时应开的腧穴。它的公式是: (日干+日支+时干+时支)+6(阴)或9(阳)=商(余数)。 如欲求甲子日的子、丑等时所开穴位,首先要从甲日子时上起出时干;甲日 子时按五虎建元(日上起时干)推算,则仍起于“甲子”,再按六十花甲子的排 列,第二个时辰就是“乙丑”。 八法逐日干支代数,甲为十,子为七;八法临时干支代数,甲为九,子亦为 九。四数相加的总和为三十五,由于天干的甲属阳,故用九除,所剩的余数 是八,八为内关穴所应,所以我们知道甲子日的甲子时内关穴当开。 即日乙丑时的代数是十六,加上逐日甲子的代数十七,合为三十三数,由于 天干的甲属阳,故仍用九除,所剩的余数是六,六为公孙穴的代数,所以甲 子日乙丑时公孙穴当开。 如欲求乙丑日子、丑时应开之穴,乙日的子时是超于“丙子”。日干乙的代数为 九,日支丑的代数为十,时干丙的代数为七,时支子的代数为九,四数相加 的合数为三十五。由干乙日属阴,所以要被六除,结果余五,五属照海,则 知乙丑日丙子时照海穴应开。而乙丑日丁丑时是,日干乙代数是九,日支丑 是十,时干丁的代数是六,时支丑是八,四数相加的合数为三十三,由于乙 日属阴,所以要被六除,结果余三,三属外关,则知乙丑日丁丑时外关穴应开。另外,凡除尽不余,遇到这种情况,阳日作九计箅,应开的是列缺;阴 日则作六计算,应开的穴是公孙。 以上仅是根据公式计算按时所开的经穴方法,临床运用时还有父母、夫妻、 男女、主客等的配用关系,就是公孙配内关,临泣配外关,后溪配申脉,列 缺配照海,这样共同应用,即可提高疗效。 为便于掌握和运用灵龟八法开穴,兹绘龟灵八法逐日按时开穴环周盘,以便 临床应用。

(1)第一图中数字是代表八穴的穴名,即:1、申脉,2、照海,3、外关, 4、临泣,5、照海,6、公孙,7、后溪,8、内关,9、列缺。

(2)第二图是八穴与八卦、九宫的关系,每穴各有代表性的数字,上边是十 二时辰配合二十四小时。
(3)在制做时,第一图应较第二图小一圈。将图一斜线处剪掉,使成空缺, 复于第二图上,露出第一图的干支名称,如须查对开穴时间,将第二图的当 天干支名称对准第一图的空缺。
2.定时取穴、配合治疗: 就是根据病情选取与病情适应的八法开穴的穴位,再配以适当的经穴进行治 疗。例如:头面之疾可选后溪、列缺、临泣、照海适应证的开穴时间;胃心 胸诸疾可选公孙、内关适应证的开穴时间进行治疗。本法适用于慢性疾病, 故称定时取穴,配穴治疗。
3.按时取穴,配合病穴: 就是根据患者来诊时间所开的八法穴,再配合与疾病相适应的穴位进行治 疗,即先开内关,以扶正驱邪,消除病痛,例如厥心痛,适逢丙申日己丑 时,即先开公孙、内关,再取厥阴俞、巨厥。再如蛔厥,时逢壬午时,即先 开内关、公孙,再配中脘、肝俞、胆俞。
4.流注、八法联合应用: 子午流注法,灵龟八法,二者皆以“时穴“为主,所以二者都是建立在人与自然 按着气血流注盛衰的规律进行选穴的。同时二者所用的经穴为人体重要腧 穴,正如明·李梴所说:“ 周身三百六十穴,统于手足六十六穴,六十六穴又 统于八穴 ”,说明五输八法穴的重要意义。这二者联合应用,可先开八法穴, 再配纳干按时取穴;先开八法穴,再配纳支取穴:先根据病情,预定八法开 穴时间再配纳干定时取穴。由此可见,运用时穴法,必须审慎辨证,根据病 情适当配穴,才能更好地发挥时穴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