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环跳”一穴,临证可治多种疾病,要点在配穴、手法之不同
环跳穴是临证常用腧穴,为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之会。
历代针灸家皆重视此穴的应用,所以各针灸文献对环跳穴均有所论述。
例如《玉龙歌》说:“环跳能治腿股风。”
《天星秘诀》说:“冷风湿痹针何处,先取环跳次阳陵。”
《百症赋》说:“后溪环跳,腿疼刺而即轻。”
《标幽赋》说:“中风环跳而宜刺。”
《席弘赋》说:“冷风冷痹疾难愈,环跳腰间针与烧。”
《胜玉歌》说:“腿股转酸难移步,妙穴说与后人知,环跳风市及阴市。”
《杂病心法歌》说:“腰痛环跳、委中神。”
《千金方》说:“内庭、环跳,主胫骨不可屈伸。”
《甲乙经》说:“腰胁相引痛急,髀筋瘈,胫痛不可屈伸,痹不仁,环跳主之。”等等。
(一)穴解
【归经】足少阳胆经。
【特性】足少阳、足太阳之会。
【穴位】髀枢。
【功能】补肾强腰,疏通经络,祛风散寒。
【主治】腰胯痛、脚膝风寒湿痹、偏枯不遂、风疹脚气。
【取穴】侧卧,伸上腿屈下腿,在大转子高处与督脉腰俞穴之直线上,近大转子侧1/3处陷中取之。
【针灸】针2~4寸,灸15分钟。
【针感】针感向上传导可以治疗头、躯干部疾病。针感向下传导可以治疗下肢疾病。针感向会阴部传导,可以治疗泌尿生殖系统疾病。
(二)病案举例
病例1:腿股风(坐骨神经痛)
叶某,男,49岁,初诊日期:1980年5月20日。
【主诉】左下肢疼痛一月。
【主证】2年来因经常骑摩托车而受风寒,常感下肢不适,但活动后可缓解,故未治疗。一月前腿疼加重,且有麻木胀感,甚则难以忍受,以至不能行走,从腰至足出现窜痛,服中西药、按摩、针灸治疗无效。舌质淡红、苔白,脉象弦滑。
【既往史】幼年曾患黄疸性肝炎,伤寒病;左上肢肩关节周围炎;1964年因强力致腰扭伤。
【检查】直腿抬高试验左(+),沿坐骨神经走行部位有明显压痛。
【西医诊断】左侧坐骨神经痛(干性)。
【辨证】风寒袭络,筋脉阻滞。
【治法】祛风散寒,疏通经络。
【取穴】环跳、阳陵泉、昆仑。
治疗经过:针刺1次后腿疼明显好转,治疗4次后左下肢行走灵活,疼痛基本消失,针刺7次临床痊愈。坐骨神经沿线压痛消失,直腿抬高试验(-),经再巩固治疗3次,共针治10次结束治疗。
病例2:气滞胁痛(肋间神经痛)
柳某,女,45岁,初诊日期:1981年9月27日。
【主诉】左侧胁肋痛三月余。
【主证】三月余来患者因生闷气而常感左侧胁痛,甚则左背部亦疼,有时左侧偏头痛,纳可便调,月经正常。常自服止痛剂,但疼痛不能根治。曾服中药20余剂,亦未见明显疗效。舌质淡红,苔白,脉象沉弦。
【既往史】10年前曾患血管神经性头疼,已治愈。
【西医诊断】肋间神经痛。
【辨证】肝气郁结,经脉不畅。
【治法】疏导少阳,通调经络。
【取穴】环跳、风池。
治疗经过:针刺1次后,左侧胁肋疼痛明显减轻。治疗3次后胁肋已不痛,巩固治疗2次,共针5次临床痊愈,结束治疗。
病例3:流火(下肢丹毒)
张某,女,65岁,初诊日期:1980年6月21日。
【主诉】右下肢丹毒月余。
【主证】患慢性丹毒已30年,每逢春季或初夏则复发,发作时伴有头昏,恶心,发热,口渴,小便热赤,右下肢红肿有沉重麻木感。此次发病已一月余,曾服中、西药治疗未愈。舌苔白滑,质红绛,有裂纹,脉象滑数。
【检查】右小腿皮肤除后侧少许部分外均皮色鲜红、肿胀,且有裂纹,扪之灼热。体温38℃,血压142/88mmHg。
【西医诊断】慢性丹毒急性发作。
【辨证】湿热下注,蕴于血分。
【治法】化湿清热,凉血通络。
【取穴】环跳、风市、委中。
治疗经过:针刺2次后,右小腿红肿范围明显减少,皮肤色泽由鲜红变深暗,部分皮肤开始脱屑,已不恶寒,体温36.8℃,恶心亦止。针刺6次后,皮色变浅,红肿范围减少一半以上,局部触之已不发热。治疗15次后红肿消失,诸症均退,惟右小腿部仍有部分色素沉着,临床痊愈结束治疗。为防止来年春夏再行复发,嘱其长期服用二妙丸,以除湿热之邪。
病例4:阳痿(性功能衰弱)
文某,男,29岁,初诊日期:1979年8月15日。
【主诉】阳痿两年余。
【主证】患者结婚五年,婚后即有早泄,逐渐出现性功能减弱,现阳痿病已两年余,且经常有滑精,腰酸腿软,头晕,健忘,夜寐不实,多梦。舌苔白,质淡红,脉象沉细两尺弱。
【既往史】少年有手淫史。
【西医诊断】性功能衰弱。
【辨证】肾精亏损,精关不固,宗筋失养。
【治法】补肾固精,荣筋兴阳。
【取穴】环跳、志室、命门(灸)。
治疗经过:针刺5次后,阳痿现象稍有好转,治疗10次后滑精止,精神转佳,头晕减轻,针灸20次后,阳事已兴,病人坚持治疗3个月诸症皆除,阳痿病已临床痊愈,结束治疗。
(三)讨论和体会
1. 环跳穴可以治疗多种疾病,临证往往都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一穴可以治疗几种病,主要是配穴、手法之不同。
在配穴时如环跳配阳陵泉,可以治下肢病;环跳配命门、肾俞,可治腰骶痛;环跳配风池,可治偏头痛。
手法操作时,如针尖略向内下方直刺,针感可以到脚;针尖向内侧斜刺针感可到会阴部;若针尖向上斜刺针感可以向上传导。
2. 叶案患者,因感受风寒所致腿股风症,故少阳主枢、太阳主升的机能失调而致筋脉阻滞,属于“干性坐骨神经痛”。这种类型比因腰椎病变引起的根性坐骨神经痛疗效较好,所以取环跳配胆经的阳陵泉、膀胱经的昆仑以祛风散寒,疏通经络,因此仅治疗10次而收功。
3. 柳案患者,因肝气郁结日久致经络不畅,出现气滞胁痛(肋间神经痛),以其经络循行,符合胆经足少阳之经脉,故取环跳疏通足少阳经气,再配胆经风池,两穴相济,共促足少阳胆经畅通,故“通则不痛”,共针刺5次则临床获愈。
4. 张案患者,因湿热下注蕴于血分,以致下肢红肿热痛,发为流火(丹毒),这种传染性皮肤疾病是很顽固的,取环跳、风市配合膀胱经的委中(解血毒)而达到化湿清热,凉血通络的目的,针刺15次获得痊愈。
5. 文案患者,因少年时误犯手淫损伤肾气,因而婚后早泄,惟患者不知节制,不但失去治疗时机,且又犯虚虚之弊,因而肾阳大伤,以致阳痿不举,精关不固。
足厥阴肝经环阴器抵少腹,肝胆相表里,故取胆经环跳振兴肾阳之机能,灸督脉的命门补肾阳,刺志室(即精宫)固精关、补肾气,诸穴配伍共同辅肾阳、固精关,兴阳事之效。坚持治疗3个月取得临床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