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大病须先调湿热
有句古话叫 :“千寒易除,一湿难去。”因为湿性黏浊,又易与其他外邪“勾结”,所以湿邪是外邪伤身的重要一邪。当湿与热“勾结”在一起时,就形成湿热体质。湿热是诸多疾病直接或间接的促成因素,涉及身体的十二经脉和全身四肢百骸。
可以说,在人所患的疾病中,能够辨证施治的基本都有湿热这一病因。养护好五脏六腑,学会调节体质偏颇去抑制外邪损伤身体,要求我们必须学会除湿热的养生保健方法。
精通中医养生保健的人都能明白湿热体质的危害。因为湿、热是外邪致病因素之二,四季均可致病。湿性重浊黏滞,不易祛除,并且可发于人体各部,遍及脏腑、经络、肌肉、皮肤、下阴部位等,引发各种疾病。
湿邪滞留于脏腑经络,最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且湿性留着,黏滞难移,并常同定一处,病势缠绵,不易速愈。尤其是湿邪和热邪互为勾结,更增添了除湿的困难性。元朝朱丹溪云:“六气之中,湿热为患,十之八九。”而其治疗向来棘手,病情易缠绵难愈。
哪些常见疾病与湿热体质有关呢?
·造成皮肤病的大部分原因是湿热
脾胃湿热久蕴不去,会造成热伤肌肤的各种病理现象,如湿疹、青春痘、黄褐斑、牛皮癣、白斑等疾病,都需从湿热去调理。
·肝胆病大部分是湿热
肝胆病,我们最常见的症状就是黄疸,最常听到的疾病就是肝炎、胆囊炎等。这些疾病,究其病因都跟湿热有关。当脾胃湿热日久,必然殃及同在屋檐下的肝胆,使肝胆功能失常。像各种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肝腹水、急慢性胆囊炎、胆结石、急慢性胰腺炎等,大都与湿热体质有关,治疗也应以除湿热为主。
·泌尿系统疾病和生殖系统疾病多由湿热导致
很多人都听说过“湿热下注”这个词,其实这是湿热传导的一个重要现象。湿热源于中焦,首伤上焦,终于下焦,所以说只要人体内有湿热必然会伤下焦。下焦是肾、膀胱、大小肠以及生殖系统的所居地,所以很多时候泌尿系统疾病和生殖系统疾病的发病原因是湿热。不少妇科疾病严重地困扰着当代女性,以潮、臭、腥、腐为特征的妇科病其根本原因也是体内湿热的存在。
湿热体质适宜多吃什么食物呢?
1.主食及豆类
比较适合湿热体质食用的有小麦、荞麦、粳米、刀豆、麦芽、豌豆、大豆及其制品等。
2.肉、蛋、奶
湿热体质者在对肉类的选择上应避免辛温的肉类,比如羊肉、牛肉,应选用偏寒凉或平性且脂肪含量较低的肉类,如鱼肉、猪瘦肉、乳类及其制品等。
3.蔬菜
建议湿热体质者多吃萝卜、佛手瓜、薤白、紫苏、香菇等蔬菜,这些食物有疏肝理气、祛湿除热的功效。
4.水果
水果含糖量太高,建议湿热体质者吃水果要适量。比较适合湿热体质者的水果包括柑、橘、猕猴桃、柚子、荔枝、柠檬、山楂等。
湿热体质者最忌讳烟酒和甜食,而应食用燥湿散热助排毒的食物。饮食应定时定量,少食多餐,不宜过饱,因为少食多餐可刺激胆汁分泌。在饮食结构上,应保证低脂肪、低胆固醇、高碳水化合物的饮食,严格控制油炸食品、动物内脏、蛋黄的摄入量。
大病预防,首先要调理湿热体质,发现身体的异样,一定要及时辨体,趁早调理,避免湿热体质的伤害,提高生命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