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血散风、疏肝健脾”针刺法治疗高血压
根据传统中医学理论及大量临床实践,逐渐总结形成以人迎穴为主,合谷、太冲、曲池和足三里为辅,具有明确处方手法量学标准的“活血散风、疏肝健脾”针刺法。该针刺法降压疗效确切,且其明确的手法量学标准易被重复操作,有助于临床应用及推广,从而针对高血压病患者实施范围广而取穴准确的降压针刺疗法。
一、“活血散风、疏肝健脾”针刺法组方特点
1. 人迎穴为气海“营运之输”,连接头、胸气街;交汇胆、胃两经,主司营卫开合、气血运行,针刺此穴可通调营卫、畅达气血,使血脉调和、血压稳定,故为针刺治疗高血压病的主穴。
2. 合谷与太冲相配,一气一血,一腑一脏,升降相配,调节气血,平衡阴阳,进而使气血平和以调节血压。
3. 曲池配足三里可摄纳阳明气血,使气血下降,治气逆诸症。
二、“活血散风、疏肝健脾”针刺法治疗规范
1. 人迎穴,患者取平卧位,充分暴露颈部,以手触及动脉搏动处,拨开动脉,垂直进针,缓缓入针1.0-1.5寸,见针体随动脉搏动而摆动,行针刺捻转手法第二定义之补法,施术1分钟,留针30分钟。
2. 合谷、太冲穴均垂直进针0.8-1.0寸,行针刺捻转手法第一定义之泻法,施术1分钟,留针30分钟。
3. 曲池、足三里穴均垂直进针1.0寸,行针刺捻转手法第一定义之补法,施术1分钟,留针30分钟。
三、“活血散风、疏肝健脾”针刺法临床应用
“活血散风、疏肝健脾”针刺法,具有明确规范的手法量学标准和量效关系,经过多年的临床研究证实,可改善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症状,对即刻降压和远期降压疗效明显,且能改善血压变异性、整体调节血压节律,并逐步减少使用降压药物,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等,进而减轻对靶器官的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