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鸡眼,雀啄灸10-15天可自行脱落

商某某,男,62岁。64年11月11日初诊。

左手掌鱼际处长一黄豆大的凸起硬结,中心为一圆锥形角化,初小渐大,已5年之久,触及之则痛如锥刺。经鸦蛋子、鸡眼膏外敷及手术割治未愈。

试用艾条灸治,共5次,鸡眼硬结即渐枯萎而脱落,至今10余载未复发。

具体治法:先用小刀削去其表层角化硬结物,勿出血,根据大小剪一适当圆孔的双层胶布贴于其上,以保护周围健康皮肤。然后取艾条点燃,对准病灶作雀啄温灸术,视病人之耐受性灵活调节火力。

每次灸治15分钟,日一次,连灸5次,约10~15天内,鸡眼根部即逐渐枯萎,自行脱落而愈。

鸡眼是足跖或足趾因长期被挤压或摩擦而发生的圆锥形鸡眼状的角质增生物,中医称之“肉刺”。临床应用发现,用石灰水浸泡糯米治鸡眼有效。

一、制法

生石灰30克,加冷水100毫升冲泡,1天后滤出石灰水,将20克糯米放入水中浸泡24小时,即可使用,可供数次使用。

二、使用方法

将浸泡过石灰水的糯米2~6粒(多少根据鸡眼面积大小而定)敷在鸡眼上,用胶布固定,24小时更换1次,直至鸡眼除尽。一般在7日之内可治愈。

糯米用石灰水浸泡后,捣烂成膏,贴敷患部,对痣、疣、瘢痕疙瘩等也有效。石灰水主要成分为氢氧化钙,外用有收敛生肌等作用。

将生半夏晒干粉碎备用。先将鸡眼在温水中泡软,削去角化组织,放上生半夏粉,并用胶布贴上,过6天,鸡眼即脱落。未脱落者可继续敷药。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