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导致的血压波动应抗焦虑
对于焦虑症患者,尤其是那些处于焦虑急性发作状态的患者,他们不仅情绪上会经历巨大的波动,身体上也会有一系列的不适症状。这其中,胸闷、胸痛、心悸等心脏相关的不适尤为常见,同时,他们还可能感受到腹胀、食欲减退、急便等消化系统的不适。更令人关注的是,这些患者在焦虑或惊恐的状态下,血压会呈现出明显的波动,有时甚至可能达到很高的水平。
遗憾的是,当前仍有一些医生未能充分重视精神心理知识的重要性,未能深入了解和掌握“双心医学”的理念和服务。他们仍坚持传统的生物医学思路,只是简单地给患者开出一堆检查,以期找出可能导致血压波动的原因,如肾上腺髓质增生或肿瘤的“嗜铬细胞瘤”。然而,很多时候,这些检查的结果都是正常的,这无疑增加了患者的困扰和焦虑。
在诊断过程中,一些医生可能会给患者开出快速起效但短效的降血压药物,如卡托普利。然而,这种药物在迅速降低血压的同时,也可能导致血压突然降得过低,从而引发患者更多的不适。
实际上,对于这些焦虑症患者来说,治疗的关键在于从病因上入手,解决他们的焦虑问题。只有当焦虑得到有效控制,他们的血压才会随之平稳。因此,对于这些患者,医生需要更加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采用更加全面和综合的治疗方法,才能真正帮助他们走出困境,恢复健康的生活。
今天,我接诊了一位年仅三十出头的女性患者,她的面容略显憔悴,眉头紧锁,透露出深深的忧虑。她告诉我,自己在香港和北京因为胸闷胸痛的症状,多次前往急诊室,心电图上显示ST段下降。通常,这样的结果在女性中常常是假阳性,并不意味着心肌缺血。尽管医生们告诉她心脏没有异常,但她心中的疑惑并未消散,反而更加困扰。
她曾在北京的知名专科医院接受了冠状动脉CT检查,结果显示完全正常。然而,她的症状依然困扰着她,仿佛是一个无法解开的谜团。发病时,她的血压会升高到140/70mmHg,而平时她的血压仅为90/60mmHg。为了寻求进一步的帮助,她又挂了另一家专科医院的高血压专家号。专家诊断为“早期高血压”,并为她开具了降压药贝那普利。
然而,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医生,我深知,并非所有的症状都能简单地归因于高血压。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我遇到过许多类似的患者,他们被各种症状所困扰,但真正的病因却隐藏在焦虑之中。这些患者经过抗焦虑治疗,而非单纯的降血压药物,往往能够取得显著的疗效。
面对这位年轻的女性患者,我深知她需要的是更加深入和细致的诊断。我决定与她进行深入的沟通,了解她的生活、工作和心理状态,以寻找那个隐藏在症状背后的真正病因。我相信,只有通过全面的评估和细致的诊断,我们才能找到真正的问题所在,并为她提供最有效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