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的经方治疗思路

颈椎病曾经是坐办公室才得的病,现在颈椎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且年龄呈年轻化,这个与玩手机、电脑,特别是智能手机息息相关。

颈椎病有一个典型的症状,就是晃脖子时会嘎嘣嘎嘣的响。为什么它会响呢?就像骑自行车一样,自行车发出响声,第一个原因就是那个地方生锈了,也就是就是脖子的部位生锈了。

第二个原因就是缺乏润滑油。颈椎病得病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颈部的肌肉损伤,或者长期处于一种姿态,没有运动,都会造成二次的损伤。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颈椎骨关节炎,增生性颈椎炎、颈神经根综合征、颈椎间盘脱出症的总称,它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我们在临床上我是怎么治疗颈椎病的呢?我在临床上主要将其分为以下几种症型:

第一个就是麻木型颈椎病,我们结合一个病例进行分析。

赵某,女,27岁

主诉“反复右上肢麻木疼痛两年余”

病人平时经常玩手机,天天熬夜,夜里两三点钟才睡觉,然后经住院输液、针灸、推拿、按摩等治疗后效果都不理想。目前患者满目愁容不像年轻人

刻诊:右上肢麻木疼痛,抬不起来,怕风怕冷,手脚冰凉,饮食可,睡觉可,大小便无明显异常,无口干口苦,舌质淡,苔薄白,边有齿痕,脉沉细无力。

我们诊断就为“虚痹病”,那我们怎么用方呢?我们就要抓住它的特点

第一点:脉无力

第二点:手脚冰冷麻木,因此选择了黄芪桂枝五物汤和当归四逆汤为主方,具体方药如下:

黄芪30克,白芍30克,桂枝30克,生姜60克,大枣六枚,当归30克,细辛6克,炙甘草20克,通草6克,葛根20克。

我们这个处方里面有一个特点,就是生姜的量是比较大的,生姜用了60克。如果患者病情时间比较长,我就会加上吴茱萸生姜汤。

要注意吴茱萸使用的时候,如果是3-5g我就让病人直接把所有药物一起煮。但是在6克以上,就需要让病人用开水冲洗七次,这个方法师父一直也在教我们,这样主要就是矫正它的气味。

还有一点就是吴茱萸生姜汤的原文的用法“九味,以水六升,清酒六升和,煮取五升,去渣,温分五服。”我们使用的时候就一半酒一半水这样去煮。

还有就是黄芪桂枝五物汤,它的一个主证就是齿痕舌,齿痕舌我们一般都是用黄芪剂,我们诊断是什么呢?诊断是气虚。所以说我们诊断非常非常的重要,诊断明确,用药才更准确。手麻,一般加上鸡血藤,因为鸡血藤既能补血活血,又能够通经络血络,同时它还可以增加肌肉的力量。

其次我们还要辨别患者是属于寒湿还是湿热?我主要是通过两点来辨别的。寒湿的时候患者的的舌苔偏于润,小便是清的。湿热的时候舌质比较干,小便比较黄。所以我们要辨别清楚,到底是寒热,寒湿还是湿热。

也要注意观察患者的舌苔,如过患者舌苔是比较厚的,我们往往会用到苍术,30克,60克到90克都可以使用。

舌苔薄的时候可以用白术,另外白术治便秘,它有个特点就是脉无力,舌苔水滑,我们也要抓住这个特点。还有一种舌苔厚腻的情况,师父也特别强调过,就是用熟地来治疗,但是要注意此时患者的脉也是无力的。

合并骨关节病的,可以加附子,干姜。如果更严重的,就加川乌,草乌。还有一个就是疼痛伴有沉重感的,我们可以用防己黄芪汤来加减。

第二种颈椎病的类型就是以头晕为主症的。

在金匮要略中头晕我们往往诊断为痰饮病。在伤寒里面我们诊断为少阳病。头晕一般分为下面这几种

第一种类型就是脉有力、口苦的,我们根据金匮的痰饮病,往往选择的是苓桂术甘汤、小柴胡汤加减。

男,39岁,

在办公室做文员,离不开电脑,经常加班,感到脖子难受,后来又出现了头晕,经过CT检查诊断为颈椎病。多处治疗效果不好,于此处求诊。

现证见:头晕,胃胀,胃部振水音,脉有力。

我们根据“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苓桂术甘汤主之”,选择了此方来治疗,具体方药如下:

桂枝30克,白术30克,茯苓60g,炙甘草20克

中药5剂,每日一剂。患者服用5剂后就好了。

我们还讲到了伤寒论里面的少阳病,口苦脉有力,我们用的是小柴胡汤加减。

伤寒论第96条指出:“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

我常用剂量是柴胡40克,黄芩15克,人参15克,半夏15克,炙甘草15克,生姜15克,大枣六枚。如果患者头晕又伴有口苦,脉是有力的,那我们就可以把小柴胡汤和苓桂术甘汤两方一起合用。

另外还有一种类型就是头晕,脉无力,下肢凉,舌苔水滑,这在六经当中是属于少阴病的。下面我来分享一个案例

某女,41岁,

头晕眼花,怕冷,下肢冰凉,舌质淡,苔薄白水滑,脉无力。

那我们诊断的是什么病呢?诊断的是少阴病,水分证。

我们运用的是真武汤加减。

茯苓30克,白芍30克,白术20克,生姜30克,附子20克先煎,

这个病人吃了7副后症状就完全消失了。

第三种类型就是头晕非常厉害的,比如说我们耳石症,美尼尔综合症等等,患者头晕到不能起床的,那我们就主要采用的就是泽泻汤来治疗。

对于这种类型的头晕,我们师父有一个眩晕大合方,就是苓桂术甘汤、半夏白术天麻汤、泽泻汤三条方一起合用。

这一类型的颈椎病是颈部僵硬,这种类型的我们最主要用的方剂就是葛根剂。葛根剂分为几种,第一种就是葛根汤、桂枝加葛根汤,第二是葛根加半夏汤,第三种是葛根芩连汤。

下面我们学一个案例

某女,41岁,会计职业

主诉:颈部僵硬沉重半年余。

现见:脖子不能自如活动,平时怕风怕冷,容易出汗,无口干口苦,大小便正常,脉浮有力。

患者颈部僵硬、怕风怕冷,脉是浮的有力的,所以我们判断他是太阳病,同时因为脉是浮而有力的所以排除了三阴病。

无口干口苦,我们要排除少阳病。

大便正常,排除阳明病。

然后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个病例,易出汗,属于桂枝类方。患者颈部僵硬不适,就是葛根剂。

伤寒论第14条“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葛根40克,白芍20克,生姜30克。炙甘草20克,桂枝20克,大枣六枚,鸡血藤20克。

这个病人先后服用了9剂药就基本痊愈了。

这里我们要注意,生姜的用量一定要大于桂枝的用量,还有就是葛根是先煎比较好,效果更好。这个病人他平时怕冷怕风,容易出汗,所以我们是用桂枝法的微汗,它就效果就比较好。

其次如果患者太阳病且脉有力,但是不出汗,脖子难受,这种我们就要采用葛根汤。实际上是需要用到麻黄了。如果患者合并有口苦的,我们就用葛根汤和这个小柴胡汤来处理

我一般常用的剂量:葛根40克,麻黄15克,桂枝15克,炙甘草20克,白芍20克,生姜30克。大枣六枚,柴胡24克,黄芩9克,人参9克,鸡血藤20克。

在使用一定要注重生姜的量,一定是大于桂枝的,然后如果有头晕、恶心的,我们就加半夏。

第三种颈椎僵硬类型。

某男,49岁,

平时喜欢喝酒,每天都是一斤左右,然后患者得了颈椎病,脖子沉重僵硬,心烦,口干口苦,大便干,舌质红,苔黄腻,脉有力。

根据患者情况,我们判断患者是属于少阳阳明合病。

选用了大柴胡汤和葛根芩连汤来治疗。

凡是喝酒的这些病人,你看他的舌质红,舌苔黄腻的,我们都要考虑湿热。

患者的处方:柴胡40克,黄芩30克,白芍15克,半夏15克,生姜25克,枳实15克,大枣6克,大黄10克,葛根40克,炙甘草20克,黄连30克。

这个患者吃了三剂以后他的大便就通畅了,症状就顿减了。

一共吃了15剂他所有的症状就消失了。这种类型的颈椎病其实也可以说是属于湿热类型的颈椎病。我们就需要用到葛根芩连汤来治疗,这种类型的我们临床中还是要注意。

颈椎病的病人,我首先是用针灸,我最喜欢用的就是后溪穴配中渚穴,患者左边脖子痛的我们就扎右侧的后溪和中渚,扎完针后让患者活动一下。右边颈部痛的我们就扎左边,两边都有,就两边都扎。

活动以后,再扎颈部的穴位,颈部的穴位我主要选穴为风池穴,天柱穴,颈夹脊穴,还有合谷、曲池,外关为主,配穴我们主要选用的是风府、大椎、肩颈、足三里、膈俞等。

颈椎病还有一个特殊的类型,就是外伤的类型,这种主要采用的是桃红四物汤加猪苓和泽泻,有时也会用到桃核承气汤。另外还有一些外伤的早期的,有时会选用补阳还五汤来治疗。

我的常用剂量:黄芪30克,当归10克,赤芍15克,地龙12克,川芎10克,红花6克,桃仁12克,牛膝15克,白芥子12克,甘草6克。猪苓12克,泽泻12克。

还有一些颈椎间盘突出,如果是属于痰湿阻滞的,我常用二陈汤和平胃散加减。肝肾阴虚的,用六味地黄汤加减。

我们颈椎病也需要注意善后的问题。比如手麻的,主要就是用乌鸡白凤丸。如果是偏虚的,我们用六味地黄丸或者金匮肾气丸。我们用中成药一定要认准厂家。我最常用的厂家就是北京同仁堂的,它疗效比较出奇。还有比如用小柴胡颗粒,就要选用云南白药或者广州白云山的。

最后给大家总结一下

第一种就是手麻胳膊麻的,我们主要用黄芪桂枝五物汤,脉无力手脚冰凉的加当归四逆汤和吴茱萸生姜汤,同时针对这种类型的可以加上鸡血藤这味专药。

第二种头晕的,我们要选苓桂术甘汤、真武汤。头晕严重不能起床的,用泽泻汤,或者用我们的眩晕合方。

第三种脖子僵硬的,出汗的用桂枝加葛根汤。不出汗的用葛根汤,不出汗同时伴有呕吐的用葛根加半夏汤。

第四种伴有湿热的,特别是平时爱喝酒又有颈椎病的,我们用大柴胡汤和葛根芩连汤。

最后说一下这个引经药:1、桑枝,它是引药效到手臂的,2、天仙藤,可以从胳膊一直引到手指,有些颈椎病麻木伴有手指肿胀的,就要用天仙藤了。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