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揪痧疗法治疗各种疼痛
揪痧,是民间最古老的传统疗法之一,它不花任何费用,操作简单,一学就会,不需任何器具,用手指即可根据病情选择适当部位揪之,还可以给自己施治,非常实用。
中医认为“通则不痛”,对皮肤反复揪扯夹挤,可将皮下毛细血管夹破,使血液渗透到皮下,造成皮下瘀血,可以改善微循环,疏通经络,起到舒筋理气、祛风散寒、清热除湿、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作用,还可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
揪痧可以治疗感冒引起的头痛、咽喉肿痛、声音嘶哑,对于颈、肩、背的疼痛也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1.头痛可揪太阳穴、印堂穴。
2.咽喉痛可选择在颈项或脖子的喉结两侧施揪,揪出“叭、叭”的响声。
3.腰背痛可依照古人“以痛为腧”的原则选取合适的阿是穴揪之。
操作方法
揪痧时,患者可选站立、坐或卧位,露出局部皮肤即可,揪痧者将食指和中指弯曲成钩状,用两指的第二指节侧面,蘸一下温水后去夹揪皮肤(蘸水的原因是,揪之润滑,少伤皮肤表面),继而马上松开,对于面积小、脂肪少、皮肤薄的疼痛部位,可用拇指的指腹和食指第二指节,扯起一部分皮肤及皮下组织拧扯,然后,急速放开还原,重复往返数次,以所拧扯皮肤处出现血痕,没有皮肤破损为好。揪痧时,局部会出现疼痛感,出痧后,则周身松快舒适,病情大有好转。隔日或三日一次,至痊愈。
注意事项
需要注意的是,有心脏病、血友病或有出血倾向的患者,以及小儿、孕妇患者,不宜揪痧;若患者身体虚弱,背部脊骨凸起,最好不在背部揪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