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中与柴胡剂并驾齐驱的退热方
最近这段时间,呼吸道疾病来势汹汹,周围很多人都相继出现了感冒发热的症状,在退热方面,不少人把小柴胡颗粒作为首选。诚然,柴胡剂能和解表里、快速降体温,但经方中还有一张退热“神方”,堪与柴胡剂相媲美——它就是葛根汤。
病案一
赵某,5岁,2004年12月13日。
患者前天下午发热,经用西药治疗,短时间内体温可稍降低,很快就又升到39℃以上。现体温39。5℃,无汗,微恶寒,微渴,面稍赤,食稍差,大便正常。
主证:发热,微恶寒。
辨证:表阳病。
治疗:葛根麻黄汤。
葛根20克,桂枝8克,麻黄10克,杏仁8克,生石膏20克,生甘草8克
常规煎分三服。下午5点服第一次,晚12点服第二次,次日早上6点服第三次。服第三次后仍发热,到上午9点汗出而愈。
本患者口微渴不足定为枢阳病,大便正常可排除里阳病,无汗可排除表阴病,无腹动亢进和水泛波可排除里阴病和枢阴病,故可定为表阳病。
葛根麻黄汤没有桂枝,笔者在临床上用时往往加一点。一则可助麻黄、葛根发汗,二则防生石膏寒中。这也可能是画蛇添足,望同道实践断之。
病案二
朱某,男,25岁,农民,2003年5月10日。
患者已发热两日。现体温38.5℃,恶寒,体痛,无汗,舌苔白而中心黄稍厚,大便两日未行,饮食欠佳。
主证:发热,恶寒,舌中心稍黄厚。
辨证:表阳病兼里实证。
治疗:葛根麻黄汤加大黄。
葛根30克,桂枝10克,麻黄15克,杏仁10克,生石膏20克,生甘草10克,陈皮10克,大黄10克
服一剂体温稍降,服两剂后大便两行,汗出而愈。
病案三
靳某,男,3岁,2005年12月7日。
患者于12月2日发热,经西药治疗热度已不高,常在37℃至38℃之间,恶寒,无汗,恶心,食欲不振,鼻炎严重,两鼻孔均不通气,用口呼吸,睡觉时张口,口干,闭口时便憋醒。腹动亢进,胃里稍有水泛声。
主证:发热恶寒,腹动亢进,水泛声,恶心。
辨证:表阴病兼里寒证。
治疗:葛根汤。
葛根15克,麻黄8克,桂枝10克,白芍10克,生姜15克,生甘草5克,辛夷8克,苍耳子15克,大枣2枚
服一剂热退,两剂鼻通。
病案四
石某,女,40岁,农民,2003年11月2日。
患者感冒已10余日,自服西药,症状时轻时重。现间断性发热,体酸痛,项背强,乏力,食欲不振;腹动亢进,口渴,鱼际脉大。
主证:腹动亢进,项背强,口渴,鱼际脉大。
辨证:表部并病。
治疗:葛根加石膏汤。
葛根30克,麻黄15克,桂枝15克,白芍15克,生姜15克,生甘草10克,生石膏30克,天花粉20克,大枣4枚
服两剂而愈。
病案五
郝某,男,3岁,2006年2月9日。
患者每日下午发热,晚12点后热渐退,但手心仍热,纳差,大便少,舌苔稍厚腻,腹动亢进。
主证:午后发热,手心热甚,苔厚。
辨证:表部并病兼里实证。
治疗:葛根汤加大黄。
葛根15克,桂枝8克,白芍8克,生姜10克,生甘草5克,半夏4克,陈皮5克,大黄2克,大枣1枚
服两剂而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