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太阳病的核心特征?

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脉浮是太阳病的第一特征,头项强痛是核心症状,特征性:脉浮>头项强痛>恶寒。恶寒之前用“而”字,是强调恶寒在外感伤寒病中的重要性和典型性,也就是在《伤寒论》的场景之下,恶寒对于诊断太阳病具有特异性。另一方面是强调,此时所说的太阳病,特指太阳伤寒。

而在杂病状态下,有可能出现太阳病,但却没有恶寒,而只是脉浮、头项强痛。如此思考28条桂枝去桂加苓术汤是不是太阳病?主要看他是否以脉浮为主要脉象了。

而脉浮是太阳病最突出的表现。在《伤寒杂病论》的体系里,只有太阳病才会脉浮,不存在所谓虚而脉浮的问题。后世所谓的虚而脉浮都被仲景归于虚弱细微芤之中。

恶寒是否代表着寒邪侵袭?不一定。轻微恶寒只代表外感,重度恶寒才代表伤寒。轻微恶寒是人体意识到外环境的变化将对自身产生影响,比如受到惊吓、想到寒冷的环境、吹热风、温度变化,都会感受到轻微的恶寒。

寒,在这个角度看,是人体对外感的概念化设定,这种设定已经深入基因记忆,被解读为寒。这是广义伤寒。

在六淫中,寒邪伤人最深,剧烈的恶寒才提示狭义伤寒。剧烈恶寒是人体徐苏提高代谢率的行动。以高代谢率来征集能量,以应对狭义的伤寒。

在太阳提纲证里,如果只留下一条症状或体征,应该是“脉浮”。脉浮是太阳病最关键的鉴别点。头项强痛、恶寒都不是必要条件。

恶寒,是人体征调能量。发热,是能量在来的过程中。

恶寒发热同时,是部分能量到位,但还不够,仍在征调过程中。太阳病。

往来寒热,寒是征调能量,热是能量到位,不寒不热阶段是无力征调。只能寒一段,是征调能力有限,只能热一段,是可征调资源有限。这是少阳病。

但热不寒,是能量足够了。这是阳明病。

但寒不热,是始终无法征调到足够的能量。这是三阴病。

厥热胜负,是人体可征调的能量显著不足,征调间隔延长。厥阴病。

客观寒热而主观不觉,是人失去感知和征调能量的意识和能力。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