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里“飞经走气”四法该如何操作
凡是针刺在一个穴位上,由于手法与指法的不同,就能产生不同的反应,治疗不同的病症。《针灸大成》“飞经走气”的手法在近代针灸学者谈及得很少。
我仅就“飞经走气”中提到的“苍龙摆尾”、“白虎摇头”、“赤凤迎源”(也叫凤凰展翅)“苍龟探穴”等四种手法,谈谈个人的心得体会。有不对之处,望同道予以斧正。
一、苍龙摆尾
操作:术者右手持针,用提插指法将针刺入穴位,找到酸麻胀感时,即可停针,不要再向下刺。然后用拇、食指持针柄,中指贴着针身,对准针尖,轻轻摆动针身(针尖切勿提动丝毫),一呼一吸摆动四下,这样可使酸麻胀感逐渐由下至上传导,以达病所为度。注意手指动力只许撞搓针身,而针尖不能动摇,以防经气散失。
形状:形似金鱼摆尾,鱼身前行,其气由下往上感传呈线状。
作用:此手法适用于肝、脾、肾阴虚而致的虚火上炎引起的头目疾患,目的是滋阴降火,升阴降阳。
选穴:一般选用足部三阴经穴位。
- 病例
王××,女,75岁。患者二目䀮䀮,口干舌燥,溲濒数,尿甜混浊如膏。脉沉细数,乏力,诊为下消。肝肾阴虚,阴溢火旺。
治宜养阴清热。选穴中封。中封为足厥阴肝经的经穴。
用苍龙摆尾手法,病人即述有一股关节宣通气自流的舒适感,呈线状自足部传到腹部,向上传到咽喉,咽部有湿润感,传到眼睛,眼睛感觉明亮,视物清楚。此时气到病所,起针。
二、白虎摇头
操作:术者用右手持针,用提插手法将针刺入穴位,找到酸麻胀感时即可停针,不要再往下刺。然后微提针柄,拇、食指持针柄,轻轻摇动,似摇头状。注意摇动针柄,针尖不动,勿使经气跑掉。
形状:形似白虎摇头,针感向上向外扩散呈片状。
作用:引邪外出,邪由里达表,散风寒。
选穴:六经穴位均可选用。
适应证:邪气内侵而致的风寒痹证。
- 病例
赵××,男,65岁。2022年7月2日初诊。主诉2020年患左侧半身不遂,经治愈后,于2021年10月因骑车跌倒后,而致左上肩臂冷手麻,冬季穿棉套袖、暖水袋热敷后方能入睡,至今发展到左半身畏冷。
检查:左肩臂不能上举、后辗,三角肌部位压疼,左半身温度低于右半身。脉沉弦,苔薄白,诊断寒痹。治宜温经散寒。
选穴:天宗、曲垣交替使用。用白虎摇头法。一呼一吸摇动四下,摇十数下起针,勿扪住摇大的针孔。起针后,患者感觉有气自针孔向上喷,状似喷泉,感传呈片状。同时手掌、足板汲汲汗出,有意想不到的舒适感。隔日针,六次痊愈。起沉疴于一旦。
三、赤凤迎源(又叫凤凰展翅)
操作:术者右手持针,进针后手不离针,以待气至。气至后导气,拇、食指持针柄,促使经气向左,微提针柄,针尖偏向左侧豆许,促使经气向右,微提针柄向右,针尖偏向右侧豆许。注意进针得气后,针尖不能大动,略微斜针尖少许,勿使经气散失。
形状:状如风凰微展翅膀,针嘴向左、向右微动豆许,感传向左右传导,使气达病所。
作用:通经活络
选穴:取局部穴位
适应症:两边旁行的病变均可运用此手法。例如:半身不遂、肩关节脱臼,乳汁不下。
- 病例
一产妇,产后一周,乳汁不下,令患者仰卧,针刺膻中穴,用凤凰展翅手法,左、右共针20分钟,隔日一次。针五次乳下如泉涌。
四、苍龟探穴
操作:进针后手不离针,以候气至。拇、食指持针柄,将针尖对准病所往前探豆许,不行针即刻起针。此手法又叫阴阳刺。
形状:形似苍龟探头。指力作用到针尖上轻轻一点。刺前面感传到后面,刺后面感传到前面。
作用:增强器官功能,调节阴阳平衡。
穴位:选用头部穴位。
适应证:五官疾患,舌强不语,舌缓无力,头摇,四肢不自主颤动。
- 病例
窦××,女,64岁。2021年6月初诊。患者素日心烦,过累。一日因受风而致右侧肢体活动不便,下肢浮肿,言语失利,烦躁不宁,大便秘结,舌苔黄厚,脉弦大。
辨证:中风(中经络),治以平肝熄风。针风府、廉泉穴。风府为太阳、督脉阳维之会,以散风邪。用苍龟探穴法,隔日针,共针10次。每次针后令患者说话,语言逐渐转利,继依前法,针廉泉,隔日针三次而愈。
以上为“飞经走气”四法,经临床运用确实有效,数十年治愈无数患者。笔者体会到只要操作熟炼,运用自如,治疗效果是令人满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