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宝宝患病,却要治妈妈,是何道理?

丘疹湿疹

钟某,男,6个月,1974年6月10日其母抱来就诊。

代诉:近三个月来患婴面部、腿部出大片红色丘疹,搔抓啼哭,前经数医治疗无效,又经某医院皮肤科诊为湿疹,给予湿疹软膏外搽,仍此伏彼起,总不能愈。

又改中医治疗,曾用苦参、蛇床子、水杨梅之类外洗,同时给以黄柏、金银花、苍术、蝉衣、蒲公英、紫花地丁、赤芍、茯苓、连翘、甘草等药内服,病仍无起色,遂改请笔者诊治。

诊见患婴脸部及大腿内侧满布湿疹,分泌物甚多,舌质红,苔微黄腻,大便腥臭,小便黄,烦躁啼哭,脉稍数。细思前医所开中药处方,颇符病证,但药后病不愈丝毫,何故?

顿念前人“治病必求其本”之名言,半岁婴儿患病,“本”必在其母也!

即详询其母生活起居情况,始知其自产后惟恐补养不足,又惧无乳哺婴,故每日必服自制糯米甜酒三两煮鸡蛋,午、晚餐必食猪蹄木瓜汤,并偏信邻居老妪所说,蔬菜水果寒湿,服之必过奶给婴,因此产后六个月,从不食水果蔬菜。

视其舌,质红,苔黄腻而厚,且口臭明显,脉稍滑,此为其母偏食肥甘辛热,湿热之毒从奶汁过给婴儿之征,拟病从母治。

遂明告其母:患婴之病系由于母之偏食肥甘辛热,不进蔬菜所致,嘱其服用下列方药,使药性通过乳汁过给患婴。

处方

生地15克,金银花15克,土茯苓12克,连翘9克,葛花9克,枳椇子9克,蒲公英15克,紫花地丁15克,苍术9克,黄柏4.5克,甘草6克。水煎,日分两次服。

并嘱其母停食鸡蛋甜酒,暂停木瓜猪啼汤,每日食少量瘦肉炒青菜。患婴不服药,只给少许中药粉(由大黄、黄柏、滑石、少许冰片组成)撒布患处。

其母连进上药三剂,婴儿虽滴药未服,而湿疹十减五六,十天后湿疹全部消退。从此其母注意饮食,婴儿湿疹未见复发。

营养不良

张某,男,4个月,1975年10月7日其母抱来就诊。

代诉:患婴虽为足月顺产,但出生二个月来生长欠佳,消瘦,某医院儿科诊为营养不良Ⅰ度,投以维生素等药,未效,又转中医作疳积论治,疗效亦欠佳。

诊见患婴面色萎黄,面颊四肢消瘦,不发烧,哭声无力,二便正常,舌质淡,脉虚。此为气血两虚之征。

治婴不可不视其母,但见其母面色亦萎黄,询知其近两个月来,时常腹泻,食欲不振,精神欠佳,乏力,食后胃脘作胀,嗳气,乳汁尚可供婴哺食,但清稀如水,舌质淡,苔白稍厚,脉虚缓无力。

此乃脾胃虚弱之征,药用补中益气汤合香砂六君汤加减。

处方

党参15克,北芪15克,白术(土炒)15克,茯苓12克,归身9克,柴胡4.5克,升麻3克,陈皮6克,淮山15克,焦三仙9克,香附4.5克,砂仁4.5克,炙甘草6克。水煎,日分两次温服。

上药服一剂后腹泻止,食欲佳,胃脘胀消失,精神明显好转,三剂后,乳汁白而较稠。

药已中病,患婴康复有望。一周后患婴果然面色渐转红润,精神好转。一个月后,患婴肌肤丰满,营养不良症己不复存在。

治疗婴儿疾患,应注意其母体状况与生活起居,母病或母饮食失调往往可影响婴儿健康。本文病例一为其母偏食肥甘辛热,湿热之邪通过乳汁侵及婴儿;例二为其母脾胃虚弱,摄纳无权,其乳汁之质量必劣,患婴哺其乳,必致营养不良。两案均治其母,母病愈而婴亦得安矣。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