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针灸的得气?
得气在《难经》描述为“其气之来如动脉之状”,在《针灸大成.标幽赋》描述为“气之至也,如鱼吞钩饵之沉浮..气速至而速效,气迟至而不治”,在《灵枢.九针十二原》描述为“若风之吹云”。
得气是毫针针刺穴位的描述,包括了三种观察。
第1种,穴位的跳动,为“如动脉状、如鱼吞钩”;
第2种,《灵枢.九针十二原》描述的“今夫五脏之有疾也,譬犹刺也,犹污也,犹结也,犹闭也”。
第3种,描述为“若风之吹云”。
如果从现代医学角度怎么解析呢?
从现代医学角度看:
第一,有组织的跳动“如动脉状,如鱼吞钩”,从现代医学视角看,是用针对“运动神经”的观察内容,在《灵枢·邪气藏府病形》篇中记载“黄帝曰:病之六变者,刺之奈何?岐伯答曰:诸急者多寒;缓者多热;大者多气少血;小者血气皆少;滑者阳气盛,微有热;涩者多血少气,微有寒。是故刺急者,深内而久留之。刺缓者,浅内而疾发针,以去其热。刺大者,微泻其气,无出其血。刺滑者,疾发针而浅内之,以泻其阳气而去其热。刺涩者,必中其脉,随其逆顺而久留之,必先按而循之,已发针,疾按其痏,无令其血出,以和其脉。诸小者,阴阳形气俱不足,勿取以针而调以甘药也”。这里面的急、缓、大、小、滑、涩是针刺组织的反射表现,显然中医的描述更加细致;
第二,有组织的环境观察“刺、污、结、闭”,用针深入组织观察是空的、粘的、紧的、硬的、软的..等,从现代医学视角看是用针对“自主神经”观察的内容,即自主神经的交感神经及副交感神经影响肌肉的紧张与放松,对比西医对组织环境的描述,显然中医的描述更加丰富;
第三种,“若风之吹云”,这是一种描述患者很愉悦的感受,从现代医学视角看,是用针对“感觉神经”的观察内容,更加丰富的描述在《灵枢.九针十二原》中这一段“观其色,察其目,知其散复;一其形,听其动静,知其邪正”。
针灸没有神经,但却可以把对神经的观察描述得如此非常丰富,并且有解决的方法介绍,与西医的观察相比是各有春秋的,我现在用现代医学的角度来讲清楚这个事情,对比西医对神经的描述,您觉得中医对神经的观察还会落后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