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方是这样治疗口腔溃疡的

《重辑严氏济生方·口齿门·口论治》曰:“夫口者,足太阴之经,脾之所主,五味之所入也。盖五味入口,藏于脾胃,为之运化津液,以养五气。五气者,五脏之气也。节宣微爽,五脏之气偏胜,由是诸疾生焉。”口与五脏有关,五脏气之偏胜偏衰,都反映于口病。所列方剂有升麻散、绿云散、碧雪、芎芷膏、丁香丸、赴筵散、青金散、粉红散等。

病因病机

关于口病的病因病机,如上所述,“五脏之气偏胜,由是诸疾生焉”。又曰:“咸则为寒,酸则停滞,涩则因燥,淡则由虚,热则从苦从甘也。口臭者,乃腑脏臊腐之不同,蕴积于胸膈之间而生热,冲发于口也。口疮者,脾气凝滞,风热加之而然。”亦即,五脏之气偏胜,会出现相应的口部见证。如无病之常人,口中和,不渴不燥,无特殊气味或异味感;若五脏病则“腑脏臊腐”郁而生热,冲发于口而有异常气味。

治则治法

关于口病的治疗,严用和指出:“医疗之法,各随其所因以治,无过与不及尔。”亦即,医者于临证之时,要详加诊察,考究病因,随证施治。从所用方剂来看,咽喉肿痛,口舌生疮者,以清热泻火、解毒消肿为主。口中气秽者,以行气化湿为主。

主治方药

1.升麻散

组成:升麻、赤芍药、人参(洗)、桔梗(去芦)、干葛各一两,甘草(生用)半两。

功效:凉膈清热解毒。

主治:上膈壅毒,口舌生疮,咽喉肿痛者。

用法:上咀,每服四钱,水一盏半,姜五片,煎至八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2.绿云散

组成:黄柏半两,螺青二钱。

功效:清热泻火,解毒消肿。

主治:口疮,臭气秽烂,久而不瘥。

用法:上为细末,临卧用一钱于舌下,咽津不妨。

3.碧雪

组成:蒲黄、青黛、硼砂、焰硝、甘草各等分。

功效:清热解毒。

主治:一切壅热,咽喉闭肿,不能咽物,口舌生疮,舌根紧强,言语不正,腮项肿痛。

用法:上为细末,每用手指捻掺于喉中,津咽,或呷少冷水送下,频频用之。

4.芎芷膏

组成:香白芷、川芎各等分。

功效:行气化湿。

主治:口气热臭。

用法:上为细末,炼蜜丸如鸡头大。食后临卧,嚼化一丸。

5.丁香丸

组成:丁香三钱,甘草(炙)一钱,川芎二钱,白芷(以上不见火)半钱。

功效:行气化湿。

主治:口臭秽。 用法:上为细末,炼蜜丸如弹子大,绵裹一丸,噙咽津。

6.赴筵散

组成:黄柏(蜜炙)、细辛(洗去土叶)等分。 功效:清热解毒。 主治:毒热上攻,口中生疮。 用法:上为细末,每服少许,掺于舌上,有涎吐出,以愈为度。

7.青金散

组成:五倍子(去土垢)四两,青黛四钱。 功效:清热泻火敛疮。 主治:心脾积热所致小儿白口疮,急恶,状似木耳者。 用法:上为细末,好油调,鸦羽扫口向咽喉,流入咽喉中,疮烂,次日便下。兼治痔疮亦佳。

8.粉红散

组成:干胭脂一钱,枯矾一两。

功效:清热解毒。

主治:邪热熏蒸于口所致小儿白口疮,咽喉恶声哑者。

用法:上研匀,每用一钱,生蜜调如稀糊,扫口疮咽喉内,咽了药,来日大便,退了疮皮为验。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