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治法”的辨证运用

在中医临证实践中,正治法无疑是我们常用的治疗策略,它遵循着“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的原则,旨在通过调和阴阳、扶正祛邪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然而,医学之道千变万化,有时疾病的表现并不完全遵循常规的规律,这就需要我们医者具备灵活运用反治法的智慧。

反治法,顾名思义,就是在某些特定情况下,采用与常规治法相反的方法来进行治疗。这种治法看似违背常理,实则是对疾病本质深入洞察后的巧妙运用。它要求我们在关键时刻能够抓住脉证,透过现象看本质,打破常规思维的束缚,以出奇制胜的方式攻克疾病。

运用反治法时,我们需要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敏锐的洞察力。通过对患者脉象、舌象、症状等信息的综合分析,我们能够准确地判断疾病的虚实、寒热、表里等属性,从而制定出合理的治疗方案。在运用反治法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善于抓住疾病的本质,还要善于运用各种治疗手段,如针灸、推拿、中药等,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当然,反治法并非万能之策,它只适用于特定的情况和特定的疾病。在运用反治法时,我们必须严格遵循中医的诊疗规范,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同时,我们也要保持谨慎的态度,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以便在未来的临证实践中更加熟练地运用反治法,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

下面以举病例的方式谈谈反治法。(1)肾阳虚口干证:王姓老太太,一位年届花甲的妇人,面色略显苍白,显得颇为憔悴。她来到诊室,主诉口干症状已困扰她长达三年之久。更令她苦恼的是,大便不畅,有时甚至十日未能排便,即便在最好的情况下,也需五、六日一行,生活质量大打折扣。

在详细询问病史及观察体征后,我们发现老太太的脉象沉细,显示出一种阳气不足的迹象。她的舌头干燥而硬,如同缺乏水分的土地,大便亦呈现出干燥的状态,这些都是体内津液不足的表现。然而,令人费解的是,她的手足却并不温暖,这似乎与常规的阴虚症状不符。

经过深入的分析,我们认为老太太的病症实则是肾阳虚衰所致。肾阳不足,无法蒸腾津液,导致口咽干燥,进而影响到大便的通畅。为了验证这一判断,我们采用了诊中有治、治中有诊的方法,先后给予麦门冬汤、附子汤和竹叶石膏汤三方进行治疗。

第一方麦门冬汤服用后,老太太的症状并未出现明显改善,这让我们更加坚定了肾阳虚衰的诊断。随后,我们给予附子汤,这是一剂辛热之药,旨在温补肾阳,驱散寒邪。老太太服用后,效果显著,口干症状逐渐缓解,大便也变得通畅起来。这充分说明,她的病症确系寒证,即阳虚有寒,水液无法蒸腾所致。

然而,当老太太服用第三方竹叶石膏汤后,症状却又恢复原状,口干甚至比之前更为严重。这进一步印证了我们的诊断,说明附子汤的温阳散寒作用对老太太的病症起到了针对性的治疗效果。

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我们始终遵循《内经》中的“逆则正治,从则反治”的原则,根据老太太的具体病情,灵活运用各种治法,最终达到了缓解症状、改善生活质量的目的。

(2)脾气虚便秘证:王某,一位四十岁的女性患者,踏入诊所时,面色略显苍白,神情中透露出一种难以言表的痛苦。她已整整十一日未能排便,这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难以忍受的折磨。我细细诊脉,发现她的脉象沉弱无力,但并不细紧,这是中气不足的表现。她的面色并不红润,也无热象,显然并非实热导致的便秘。

她腹部胀满,痛苦难当,但触之并不坚硬,这使我更加确信,她的病情并非实证所致。再观她手足温暖,并无寒冷之感,这进一步证实了我的判断:她的便秘并非由寒邪引起,因此不能采用攻下的方法进行治疗。

此外,王某行走稍快时便感到气短,这是中气虚弱的典型表现。加之她平素体质较为虚弱,我更加坚定了不能强行攻下的决心。

经过深思熟虑,我为她开了一剂“补中益气汤”,并加入附子二钱以温阳散寒,枳壳四钱以行气宽中。我嘱咐她服下一剂后,静待药效发作。

次日清晨,王某早早地来到我家,满脸喜悦地告诉我:“门大夫,您昨天那付药可真神奇!我早上起来就感觉肚子里有动静,然后就拉了好多,大便也不干了,肚子一下子就轻松了。您这泻药真是太管用了!”我笑着摇头,解释道:“这方子里其实并没有一味泻药,它是用来补气的。你是中气虚、脾气虚,也就是正气虚,所以通过补中益气汤来扶助你的脾气、中气和正气。现在你的脾气恢复了,肠蠕动自然也就增强了,大便也就通顺了。”

王某听后恍然大悟,连声道谢。看着她逐渐康复的身影,我深感作为医生的责任和使命。通过精准的辨证施治,我成功地帮助她缓解了病痛,恢复了健康。这也让我更加坚信,中医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能够在现代医学领域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3)脾气虚腹胀证:马某,一位年过半百的男性患者,年届五旬有余。他曾在山西大同某医院接受阑尾炎手术,本以为手术过后能恢复健康,然而命运却似乎与他开了个玩笑。术后,他的刀口处时常传来阵阵疼痛,如同恶魔的爪牙,不断撕扯着他的身心。更为不幸的是,切口处竟然化脓感染,迫使他不得不再次走上手术台,接受第二次手术的折磨。

经历两次手术摧残的马某,身体状况日益恶化。腹胀如鼓,痛苦不堪,仿佛他的生命正在被一点点吞噬。更为严重的是,他逐渐出现了小便量少、身体浮肿的症状,如同被无形的枷锁束缚,让他无法呼吸。

我受邀前来会诊,眼前的马某面色苍白,仿佛失去了往日的生机。颜面及下肢浮肿严重,连上肢也微微浮肿,触及他的腹部,只觉得腹胀而不硬。我深知病情严重,必须尽快找到治疗的方法。

于是,我先开了两付胃汤,希望通过利尿健脾胃的方式来缓解他的症状。然而,患者服后效果并不明显,尿量并未增加,这让我陷入了沉思。

随后,我又尝试开了一剂通幽汤,希望能改善他的大便情况。服药后,患者的大便虽然稍软,但小便依然量少,腹胀反而更加严重。这时,我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必须重新审视病情。

经过仔细诊脉,我发现患者脉弱无力但不细紧,这使我联想到他两次手术可能伤了中气。于是,我决定用“补中益气汤”加味来治疗,将党参换成红参二钱,并加附子二钱以增强药效。同时,加入枳壳五钱,以增加肠蠕动,缓解腹胀。但我也十分谨慎,因为清代一位名医曾指出,对于尺脉沉弱、四肢冷的患者,使用补中益气汤容易拔其本(肾阳)。因此,我特意加入附子以防止这种情况发生。

一剂药下去,奇迹出现了。患者至后半夜便开始小便,尿量清长,腹胀也明显减轻。触诊腹部时,也感觉柔软了许多。这让我倍感欣慰,同时也更加坚定了我的治疗思路。

于是,我在原方的基础上去掉枳壳,又让患者服了一付。这次,尿量进一步增多,腹胀完全消除,浮肿也逐渐消退。看着马某逐渐恢复健康的模样,我深感医术的神奇和自己肩负的责任。
(4)瘀血阻滞胎动不安证:田某, 如今已步入三十八岁的成熟年华 。记得当年,她身怀四小子,满怀着期待与喜悦。然而,命运却似乎在那一刻与她开了个玩笑。在她怀孕五个月的某个日子,她突然下身出血,血量之多,令人触目惊心。鲜血与黑血交织在一起,仿佛预示着某种不祥的征兆,流产的威胁笼罩在心头。

田某平素性格急躁,容易动怒,面色常常呈现出一种紫红的色泽,这在我眼中,便是一派瘀象的表现。她痛苦地向我述说,腹痛如同被一股力量向上冲击,与通常流产时感受到的下坠感截然不同。我紧握她的手,感受着她脉搏的有力跳动,心中不禁涌起一股莫名的力量。

在那危急的时刻,我毅然决定采用轻剂“桃仁承气汤”为她治疗。我精心调配药材,桃仁三钱、川军二钱、芒硝二钱、甘草二钱、桂枝二钱,每一味药材都承载着我对她的关爱与期望。她服药后,我焦急地等待着奇迹的出现。第二天早上,当我看到她的出血量明显减少,心中的忧虑也随之减轻。到了下午,血终于止住了,腹痛上冲的感觉也消失无踪。

那一刻,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喜悦与欣慰。我知道,我的决定没有错,我的努力没有白费。后来,田某顺利地度过了孕期,直到足月,四子得以顺利降生。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