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食疗可缓解放化疗不适

     化疗、放疗是当前治疗癌症的重要手段,但放疗与化疗药物的副作用,一直是癌症患者和医护人员十分头痛和烦恼的问题。多年来的临床实践证明,药膳食疗对缓解放化疗的副作用具有良好的功效。它能扶正祛邪,调整机体的生理功能,消除各种不良反应,使患者阴阳恢复平衡,术后体力尽快恢复,而且安全无副作用。

化疗患者该怎样吃

     化疗药物一般都存在着明显的毒性,严重地影响着患者的进食。加之患者因患病,能量消耗很大,在此期间若不重视加强营养的补充,容易造成严重的营养不良,更难耐受继续化疗,甚至会导致中途退出治疗,使病情恶化。因此,癌症患者在化疗期间应尽一切可能加强营养。患者化疗期间常食欲不好,很难大量进食,这样就需要少食多餐,要求营养丰富而全面,并尽可能吃容易消化吸收的食品,必要时还可应用中西药物治疗。总之,要想一切办法保证患者的营养供给,增加体重,具不能忌口。

     此外,患者还应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运动量较大的体育锻炼,特别是晨练。因为早晨一般气温较低,加之患者白细胞减少,很容易感冒,引发感染,导致影响治疗、加重病情。

食疗也要辨证

     化疗患者在治疗期间,可能会出现多种不良反应,一般而言,主要分为以下三大类型,应对症选择适合自己的食疗方。

脾胃虚弱肝胃不和型

     主要表现为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脘腹胀满、两胁疼痛、腹痛腹泻、倦怠乏力等。胃癌、肝癌等放化疗治疗中多出现上述症状。以益气健脾、和胃降逆为主要治疗大法,常采用下列食疗方治疗。

1   姜夏薯蓣(山药)粥

     半夏、干姜各10克,加水适量,以沙锅煎取清汤,去渣,加入山药末50克,再煎二三沸,入白糖适量,食粥,适用于胃寒呕吐或有腹泻表现的患者。

2   橘皮竹茹粥

     取橘皮10克,竹茹10克,鲜姜6克,加水适量煎煮取其清汁,加粳米100克煮粥,粥熟可加冰糖适量,适用于偏胃热呕吐者。

3   羊乳竹沥饮

     羊乳1茶杯(约200克),竹沥水50克,蜂蜜50克,韭菜汁50克。先煮羊乳,沸后再加入竹沥水等,调匀,待温频频饮之,适用于胃阴不足引起的恶心呕吐。

4   山楂二芽粥

     炒山楂、炒麦芽、炒谷芽、陈皮、生姜各10克,水煎取清汁,加入粳米或小米100克,煮粥。适用于呕吐伴消化不良或食纳不振者。

     临床辨证施治,常用香砂六君子汤、半夏泻心汤等加减治疗。上述方中陈皮、半夏、生姜、干姜、竹茹、萝卜均有和胃、降逆、止呕之功效;人参、茯苓、白术、甘草功能益气健脾;黄连、黄芩可清解胃热。此外,枇杷叶、竹茹、藿香、苏梗、砂仁、白蔻仁、山楂、神曲、炒麦芽、炒谷芽、枳壳、厚朴等多随症加减。胃阴虚者改用益胃汤、麦门冬汤加减。

     日本经多年研究证明,肝癌放化疗引起的各种反应,可用半夏泻心汤合小柴胡汤,或逍遥散与四逆散治疗,可缓解肝区疼痛、减轻呕吐、增进食欲,并有一定抑制肝癌细胞增殖等作用。

气虚血亏心神不宁型

     主要表现为食欲不振、疲倦乏力、精神萎靡、心悸失眠、头昏头晕、自汗盗汗、阳虚低热、皮肤干燥、毛发脱落,白细胞或血小板减少,出现贫血、低蛋白血症等。治宜益气养血、养心安神,常用食疗方有以下几种。

1   参芪大枣粥

     黄芪15克,加水适量,煎取清汁,与粳米100克,大枣10枚(洗净)共煮粥。粥基本熟软时,兑入人参末6克(或用党参15克,与黄芪共同入煎)再煮至粥完全熟软,待温食粥。适用于疲倦乏力、精神萎靡、头昏头晕的患者,每日1剂。

2   参归生地粥

     当归12克,生地黄15克,加水适量煎水取汁,与粳米100克,大枣10枚,枸杞子15克共煮粥,粥基本熟软时,加入人参末6克,粥熟食粥。适用于气血双虚的患者,症见皮肤干燥、毛发脱落、头昏头晕。

3   百合小米粥

     炒枣仁10克,用干净纱布包煎,与百合10克、去心莲子15克、小米80克共煮粥,待小米完全开花时,取出枣仁药包,再将粥煮至完全熟软,食粥,用于脾胃阴虚伴失眠的患者。

4   牛乳洋参饮

     牛乳(或羊乳)250克,与西洋参适量、蜂蜜50克,共兑调匀,煮沸温服,适用于气阴两虚者。

5   参枣阿胶粥

     人参6克为细末,阿胶10克打碎后烊化备用。取大枣10枚、花生(带红皮)30克,加水适量,与粳米100克共煮粥,至粥基本熟软时,将阿胶汁和人参末加入粥中,再煮数沸,待温食粥。用于气血两虚者,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的患者效佳。

6   枸杞乌鸡煲

     乌鸡一只去毛与内脏,与枸杞子15克,当归头1个,太子参15克,大枣10枚,加葱、姜、盐等适量共煲,食肉喝汤。凡表现为气血两亏的患者均适宜,症见疲倦乏力、头昏头晕。

     若辨证施治,则多选用人参归脾汤、人参养荣汤、十全大补汤、补中益气汤、芎归胶艾汤等。

     方中人参、黄芪、大枣等,益气健脾,强壮身体,增进食欲;生地黄、当归、阿胶、百合等滋阴养血,加强造血功能,促进血液循环,滋润干燥的皮肤;酸枣仁等则有宁心安神之功。研究表明,人参、黄芪、当归、阿胶等,对增强机体免疫与抗病能力,改善气虚、血虚症状,提升白细胞与血小板数目,纠正贫血,增进防癌抗癌能力,以及提高生活质量等,均有显著功效。

肝肾阴虚虚火上炎型

     主要表现为头晕目眩、骨蒸盗汗、咽干口燥、耳鸣耳聋、腰膝酸软、毛发干枯、牙齿不固、阳痿遗精、舌红少苔、脉搏细数、肝肾功能障碍等。治宜补益肝肾、滋阴降火。常用食疗方如下。

1   枸杞熟地粥

     熟地黄15克,杜仲12克,用纱布包煎。与粳米100克,枸杞子15克,加水适量共煮粥,粥半熟时,去药包,再煮至粥熟软,待温食粥。适用于肾虚腰痛、头晕目眩的患者。

2   首乌黄精粥

     何首乌10克,黄精30克,加水适量,煎取清汁,与粳米100克,薏苡仁30克,共煮粥,粥熟软时兑入山药末30克,再煮数沸,待温食粥。适用于脾肾两虚,症见疲倦乏力、毛发干枯的患者。

3   梨藕五汁饮

     梨500克,甘蔗500克,麦冬20克,荸荠250克,鲜藕500克,共榨汁,频频饮服,适用于肺胃阴虚,症见虚火上炎、咽干口燥者。

4   蜂蜜五仁膏

     郁李仁10克,核桃仁30克,柏子仁10克,桃仁10克,松子仁10克,陈皮10克,共捣如泥,加蜂蜜100克,用微火共炼为膏。此膏补益肝肾、润肠通便,适用于肝肾阴虚导致便秘不通的患者。

5   生地旱莲饮

     生地黄、旱莲草各15克,山萸肉10克,山药15克,白花蛇舌草30克,加水适量,煎汤去渣,加白糖适量,冲服。有补肝益肾和抗癌之效。

     若辨证施治,方用六味地黄丸(汤)、知柏地黄丸、杞菊地黄丸、左归丸等。此外,何首乌、黄精、龟板、地骨皮、麦冬、女贞子等多随症加减。上述诸药有扶正祛邪、滋补肝肾、镇静降压、促进白细胞回升(如山萸肉)、改善肝肾功能、调动机体的抗癌功能等作用。若以心阴虚为主要表现,宜改用天王补心丹加减。

     若高热不退,适用下方:金银花15克,连翘15克,石膏30克,知母10克,射干10克,黄芩10克,蒲公英30克,黄连6克,麦冬10克,生甘草6克。若属低热不退,上方去黄芩、黄连、石膏,加地骨皮10克、玄参10克、青蒿15克、银柴胡10克。生地黄、石斛、天花粉、芦根、桔梗等随症加减。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