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导致白细胞低,这个方法迅速升白

白细胞是我们身体中的“卫兵”,它能清除病原异物,确保机体不受外邪侵袭,对维持生命健康起着重要作用。而癌症患者正气虚弱、卫阳不固,可能会出现白细胞水平过低的情况,这不利于病情的恢复。有一种特效艾灸法,能迅速升白,改善不良症状,请大家一起了解!01
白细胞减少症

取穴:中脘、气海、关元,或加膏肓、身柱。

灸法:悬灸。

次序:先灸中脘,次灸气海、关元,或者艾灸膏肓、身柱。

艾条:升白艾。

灸量:每个穴位艾灸半小时以上,每天1次,以皮肤耐受为度。如效果不显,重灸关元1~2小时。

理说:白细胞减少症在肿瘤患者放化疗过程中尤为常见,其主要发病机制是由于抗肿瘤药物缺乏特异性,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也对正常细胞尤其是增殖旺盛的骨髓造血细胞造成严重损伤,导致白细胞下降甚至全血细胞下降。白细胞减少症临床多表现为免疫力下降,易发生感染,白细胞降低还可阻碍肿瘤治疗的进程,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

中医升高白细胞首先要从理论上重新认识,在分析了白细胞的生理特点、临床症状和治疗规律,进而发现其与中医“卫阳”理论的相关性。

根据白细胞减少的临床症状,如面色皖白、乏力、易外感邪气,重度白细胞减少出现嗜睡,属于中医“卫阳不固、阳气亏虚”的范畴,而非单纯的气虚或者某一脏腑亏虚。

白细胞寿命短,以粒细胞占多数,其生理特点是在循环中只停留6~8小时,而在机体中最多不超过3~4天,远比血小板(7~14天)和红细胞(120天)的细胞周期短,这与中医所言“阳易骤升,阴难速成”的认识一致。 

白细胞日节律特点:每日凌晨较低,而14时左右较高,从中医角度应用天人合一认识,《素问·生气通天论》云:“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凌晨白细胞偏低恰为体内阳气较低之时,14时左右较高,恰为“日中而阳气隆”之时。

白细胞的生理作用主要为吞噬异物,从而实现防御与保护的作用,而中医卫阳的主要作用即为抗御外邪,《灵枢·本藏》云:“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阖也。”卫气得复,则邪气乃索。

白细胞升高,主要多见于感染性疾病,治疗以抗生素抗感染为主,而中医多投以清热解毒之品,间接反证了白细胞降低证属阳相对不足、卫阳虚弱。

根据以上五点,说明白细胞与中医“卫阳”理论密切相关,因此可寻求扶助卫阳的方法,以达提升白细胞的效果。卫阳从哪儿来?有两个说法,一个是从下焦来,一个是从命门来,《内经》里谈到的大多是从下焦来,从下焦通过肺布达全身,故而要补下焦。

部分患者白细胞低下非正虚,而是由于邪闭于表、卫阳不能布达造成,这时艾灸膏肓、身柱往往很快将白细胞升至正常。卫阳郁闭于表表现为后背紧、颈肩不适,脉濡或浮紧等。 

艾灸升白效果非常明显,起效也非常快。也被同道和患者高度认同。如疗效不佳,有三个因素,一些医者不自信,往往患者艾灸一两天白细胞没升上来,就给患者皮下注射升白针;二是患者艾灸力度不够,皮肤一烫就挪开艾条,这样效果不好,必须灸到皮肤耐受为度;三是艾条质量,必须是升白艾才可能有好的效果。

病案一

艾灸治疗卵巢癌多程化疗后白细胞降低验案。

患者女,57岁,北京人。卵巢癌术后复发,经过30多次全身化疗后,白细胞为0.8×109/L,反复肺部感染,诸多中西药物无效,患者怕冷,要求住阳面病房,食欲差,爱感冒,舌暗红,脉细。

升白艾艾灸气海、关元、足三里,每次每穴30分钟,每天1次。3天后白细胞升至4.5×109/L,之后化疗未再出现过白细胞下降。前后已全身化疗50次。
病案二

艾灸治疗卵巢癌多程化疗后白细胞降低验案。

患者女,63岁,黑龙江省哈尔滨人。卵巢癌术后复发,侵及直肠壁、阴道壁,平素艾灸恢复身体,化疗前(2017年12月25日)查血象,白细胞3.34×109/L,中性粒细胞数1.41×109/L,淋巴细胞数1.36×109/L,其主管医生建议其应用升白针,但家属要求艾灸,如两日后无效再考虑肌注升白针,回到居住地后升白艾艾灸中脘、气海各1小时,关元2小时,仅仅一天,12月26日查血常规,白细胞6.06×109/L,中性粒细胞数2.63×109/L,淋巴细胞数2.71×109/L。
病案三

艾灸治疗卵巢癌多程化疗后白细胞降低验案。

患者女,51岁,山西省大同人。卵巢癌术后复发,大量腹水,已经化疗30余次。2021年10月中旬化疗前检查白细胞2.91×109/L,Ⅱ度骨髓抑制,曾多次采用升白艾艾灸中脘、气海、关元,此次效果不显,遂艾灸膏肓1小时、身柱1小时,两日后白细胞升至4.85×109/L。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