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治疗肾结核的经验

我曾接诊过无数肾结核的病患,他们多以尿血为主要症状,伴随腰部疼痛异常剧烈,然而并无尿痛之感。面对此类病情,我惯用“猪苓汤”进行加味治疗,成效显著。

猪苓汤,自古便是中医的瑰宝,而我在其基础上,加以夏枯草30g、煅牡蛎15g、元参15g、川贝母12g、熟地15g、山药15g、山茱萸15g,以此提升疗效。每日以水煎服,对于肾结核的治疗,需多服几剂,方能收到理想效果。

此方中,煅牡蛎不仅富含钙质,有助于结核病灶的吸收与钙化,更因煅制而增强其燥湿作用,对病情大有裨益。元参则能滋补肾阴,其苦咸之味,能消瘰散结,对肾结核的治疗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川贝母则能化痰消肿,清热散结,对于缓解病患的腰部疼痛有着不可忽视的效果。

此外,熟地、山药、山茱萸等药材的加入,既增强了药方的滋补作用,又调和了药性,使得整个方剂更为和谐,疗效更佳。

2015年,某药材公司的副主任郑某,深受一系列健康问题的困扰。他时常易感冒,手足心发热,盗汗不止,身体日渐消瘦,且伴有低热等结核症状。胸片检查显示其肺部存在钙化点,尿检结果也令人担忧,尿中红细胞和脓细胞数量异常,且常有出现,尽管并未伴随尿痛症状,但腰痛却十分严重,甚至伴有轻微的浮肿。

面对这一系列的症状,我初步判断郑某可能患有肾结核。然而,经过多家医院的详尽诊断,均未能确认结核的存在。直到2019年,有一家医院通过尿培养,终于确认了肾结核的诊断。此时,郑某仍住院治疗,尿中脓细胞、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以及蛋白等指标始终未能恢复正常,即便尝试了多种抗生素如青霉素、链霉素等,也未能取得显著效果。

在此情况下,我受邀前往会诊。经过深思熟虑,我决定采用古方“猪苓汤”进行加味治疗,同时考虑到可能存在其他杂菌感染的风险,又加入了15g的银花以增强清热解毒的功效。令人欣喜的是,服药仅两付后,患者尿中的脓细胞便神奇地消失了。

为了巩固疗效,我又为郑某配制了丸药,以六味地黄丸为基础,按比例加大了各味药的分量,特别是山药的用量。山药既能补阴又能补肾,还具有健脾止血的功效。在治疗妇女功能性子宫出血时,我常常会大量使用炒山药,甚至用到60g之多。这是因为脾主统血,山药能够健脾从而起到止血的作用。

为郑某配制的丸药,加上蜂蜜共四斤。当他服下丸药的一半时,腰痛已经明显缓解,浮肿也完全消失,其他症状也大有改善。当丸药服用到三分之二时,化验结果显示尿中各项异常指标均已恢复正常,郑某的面色也变得红润起来,食欲大增,精神状态也大有好转。如今,这位患者依然保持着良好的健康状态,生活幸福美满。

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我深入探索并总结了诊断早期结核病的多方面标准。这些标准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相互关联、互为印证的,它们共同构成了我们诊断早期结核病的综合依据。

首先,经常感到乏困无力是早期结核病的一个重要信号。这种乏困并非一时的疲劳,而是持续存在、难以缓解的。它可能源于结核病菌对身体的侵蚀,导致机体功能下降。

其次,病程较长也是诊断早期结核病的一个重要指标。结核病并非一蹴而就的疾病,其病程往往较长,甚至可能潜伏在体内数年而不被察觉。因此,对于长期存在的身体不适,我们应高度警惕结核病的可能性。

再者,咳嗽和胸部不适也是早期结核病的常见症状。这种咳嗽往往伴随着胸痛或胸闷,且持续时间较长。这些症状可能源于结核病菌对肺部组织的损害,导致肺功能下降。

此外,经常感冒和低热也是早期结核病的常见表现。由于结核病菌的影响,患者的免疫力可能会下降,导致频繁感冒。同时,低热也是结核病患者常见的全身症状之一。

最后,消瘦和面色苍白也是早期结核病的典型体征。由于结核病菌的消耗作用,患者往往会出现体重下降、面色苍白等营养不良的症状。

当然,我们也不能过分强调盗汗或血沉快等特定症状在诊断早期结核病中的作用。因为在实际临床中,早期结核病患者并不一定会出现这些典型症状。因此,我们需要综合多方面的信息进行综合判断,才能更准确地诊断早期结核病。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