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人带下病临证心法

妇人带下病,这一古老的妇科疾患,自古便备受医者关注。此病源自五脏之伤,所呈现出的带下之色,如同五彩纷呈的画卷,各不相同。在历代名医大家的著作中,关于带下病的论述颇为丰富,但各家的观点和治疗手段却不尽相同,这使得后学者在治疗时颇感迷茫。

然而,在浩如烟海的医籍中,《医学心悟》一书却独树一帜。它不拘泥于传统的分脏分方之法,而是提出了以五味异功散为主方的治疗思路。这一主方具有调和五脏、固本培元的作用,为治疗带下病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更为精妙的是,《医学心悟》还根据带下颜色的不同,灵活加减药物,使得治疗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

我在临床实践中,每每依照《医学心悟》的方法医治带下病,都能取得满意的效果。患者们的病情逐渐得到缓解,面色也日渐红润。这一实践充分证明了《医学心悟》对治疗带下病的原则,既简单易行,又能抓住疾病的本质,真可谓执简御繁。

由此可见,《医学心悟》在治疗带下病方面的独到见解和实用方法,不仅为后世医者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也为广大患者带来了福音。我们应该深入学习和领悟这一经典著作的精髓,将其运用到临床实践中,为广大妇女同胞的健康保驾护航。
罗姓患者,年约三十有余,病史长达三十载,然起病之始,仅追溯至两年前。患者自述白带异常增多,质地稀薄如水,常感困扰。观其体态,略显肥胖,食欲不振,消化功能欠佳,时有腹胀之感。长期以来,大便稀溏,不时伴有浮肿现象,四肢乏力,指尖温度偏低,触摸时感冷凉。舌苔白腻,脉象沉细而弱,显示出体内湿邪过重,脾阳不振之象。

​针对此症,医者拟以温中健脾、燥湿固涩之法进行治疗。所开方药,皆为温补脾胃、燥湿固涩之良药。党参补中益气,苍术白术燥湿健脾,淮山扁豆健脾止泻,炮姜温中止泻,茯苓渗湿利水,法夏陈皮理气化痰,芡实泽泻固涩止带,白果收敛固涩,甘草调和诸药。

服药两周后,患者反馈白带量稍有减少,但食欲仍未见好转。医者守原方不变,加砂仁以化湿开胃,大枣以补中益气。服药三周后,患者食量明显增加,大便质地较之前浓稠,白带量也进一步减少。此时,医者考虑患者体内湿邪已去大半,但脾阳尚需进一步振奋,遂去法夏,加桂枝以温通阳气。

患者连续服药一个月后,白带量已极少,食欲大增,大便成形,四肢温暖有力,浮肿消失,舌苔转薄,脉象亦较前有力。至此,患者诸症逐渐痊愈,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医者叮嘱患者继续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以防病情复发。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