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贯煎治疗慢性肝炎,你知道怎么用吗?

一贯煎【组成】

北沙参10~12克、麦冬10~12克、当归10克、生地10~12克、枸杞子10~18克、川楝子6~8克。

【辨证要点与适应病】

原文

“魏之琇在高鼓峰、吕东庄治胃痛的医案中说:‘按此病,外间多用四磨、五香、六郁、逍遥,新病亦效,久服则杀人矣’,高、吕二案,持论略同,而俱用滋水生(清)肝饮,予早年亦尝用此,却不甚应,乃自创一方,名一贯煎,用北沙参、麦冬、地黄、当归、杞子、川楝六味,出入加减,投之应如桴鼓。口苦燥者,加酒连尤捷。可统治胁痛,吞酸,吐酸,疝瘕,一切肝痛。”(《纹名医类案》)

辨证要点

本方的着眼点是肝肾阴虚,久郁犯胃。以胸脘胁痛、吞酸口苦、口燥咽干、舌红少津、脉弦细,作为辨证要点。

适应病

慢性肝炎,肺结核,高血压病,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糖尿病,神经官能症,痛经。

【临床辨病】

凡符合此方辨证要点的上述诸病,均可投此方,但每种病又有其特殊性,故具体临床辨病如下。

一贯煎用于慢性肝炎时,以胁痛、纳少、舌质红、脉弦,作为投药指征。

方药中教授每遇肝炎,不论是急性肝炎或慢性肝炎,亦不论其肝功能正常或不正常,均投一贯煎,治疗300多例,结果多有疗效,对肝硬化患者亦投此方。

他的观点是急性和慢性肝炎均属肝阴不足,肝气滞结,故均投一贯煎。用于肺结核时,以结核中毒症状、舌质红、脉弦细数,作为投药指征,若与抗痨药同时应用,可迅速改善中毒症状。

用于高血压病时,以面色红、口燥咽干、少寐、舌质红、脉细,作为投药指征。用于慢性胃炎时,以胃脘有烧灼感、口干舌燥、喜凉饮、舌质红,作为投药指征。

笔者遇及100例慢性胃炎,其中适合此方投药指征者仅有8例,均投一贯煎8~21剂后,治愈者5例,显效者2例,有效者1例。

用于胃、十二指肠溃疡时,以胃脘痛、吞酸、口干、舌质红,作为投药指征。

笔者遇及胃溃疡4例、十二指肠溃疡1例,均投一贯煎18~24剂,治愈者4例,显效者1例。用于糖尿病时,以成年型糖尿病,作为投药指征。用于神经官能症时,以胸胁痛、少寐、舌质红,作为投药指征。

用于痛经时,以月经先期、舌燥口干、两乳房胀痛,作为投药指征。笔者治疗40例痛经,其中8例符合此方投药指征,均于经前投一贯煎4剂,连续治疗3个周期,治愈者6例,显效1例,有效1例。

【合方应用】

1.一贯煎合四逆散:此合方简称为四逆一贯煎。以胸胁疼痛、胃脘痛、口燥咽干、舌质暗红,作为投药指征。常用于慢性肝炎、慢性胃炎。

2.一贯煎加黄芩、黄连:此方简称为芩连一贯煎。以口燥咽干甚者,作为投药指征。常用于肝炎。

【类方鉴别】

一贯煎、固阴煎、知柏地黄丸均有滋补肝肾的作用,但一贯煎重在疏肝理气,症见胸胁胀痛;固阴煎突出调理冲任,症见经水不固、带浊淋遗;知柏地黄丸突出清降虚火,症见骨蒸潮热,五心烦热,以此作为区别。

【病例举要】

胁痛

李××,女,36岁,护士。1976年7月14日初诊。

患者陈述患肝炎已4年,反复查肝功能、及超声波检查均正常,但经常肝域隐痛或胀痛,烦躁,口苦、少寐,纳少,每当生气则诸症加剧。今日月经干净,但肝痛加剧,呈胀痛,伴有烦躁,特前来就医。

检查:肝功能、超声波检查均正常,舌质红,脉弦。

投一贯煎:沙参10克,生地10克,麦冬10克,川楝子10克,枸杞子10克,当归10克,3剂,水煎服。

复诊:服上药1剂后,肝域痛明显减轻,服完第三剂,诸症均消失。

慢性胃炎

严×,37岁,男,工人。1988年10月11日初诊。

患者陈述胃脘轻度胀痛,伴有口干,经常便秘、少寐。

检查:舌质红少苔,脉弦缓;纤维胃镜示浅表性胃炎。投一贯煎合四逆散原方,6剂,水煎服。

复诊:服上方后胃脘胀痛消失,大便通畅,饮食增进,又进10剂,诸症完全消失。10天后作纤维胃镜示:浅表性胃炎消失。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