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的脉象是什么


中医讲究知常达变。诊脉要先知其常,才能达其变。

那正常的脉象是什么?

脉象也像树木一样,是不断地往上往外生长的。而对于人而言,也是从尺脉生关脉再生寸脉。

比如左手肾水,它在尺部,生的是关部肝木,肝木又生寸部心火。如果不相生,就会得病。

比如,熬夜过度,肾水亏虚,不生肝木,肝木就会委靡不振,这时要治肝木,首先要滋肾水,叫“虚则补其母”。滋水清肝饮、一贯煎就是这样来的。

又比如,病人经常生气抑郁,脉结在关部,而出现贫血、口唇淡白、心慌、失眠多梦,这是肝木肝血不足,不足以生心火心血。所以治疗这样的病人,首先要疏肝解郁,令气血能条达于心中,令木能生火,则心血自足。比如逍遥散。

又比如,病人右手尺脉为命门之火、肾中元阳,往上面关脉生,就是脾土,脾土又往上面寸脉生,就是肺金。病人右手关尺沉取无力,是命门火衰,火不生土。这样的病人往往完谷不化,大便稀溏,所以治疗起来,往往选用桂附地黄丸,补火生土,以壮命门。

而病人平时容易感冒,疲倦,气力不足,经常流清鼻涕,也容易得荨麻疹,皮肤瘙痒。看似是肺开窍于鼻或肺主皮毛的问题,其实是土不生金。脾土不能生肺金,饮食不能为肌肤,所以皮肤腠理开合就容易失常。这时往往选用玉屏风散,或者补中益气汤,培土以生金。

万物有生就有克,生发不足会得病,相克太多也会得病。

人体左手候的是督脉,右手候的是任脉。

左手克的是右手,比如,左寸心火克右寸肺金,左关肝木克右关脾土,左肾水克右命门火。

心火太亢克肺金,这时就要泻火保金,病人往往两寸脉亢盛,用黄连温胆汤。

左关肝木克右关脾土,导致肝郁脾滞,运化失司,这时往往要疏木达土,用加强版逍遥散。

正常的脉象是不浮不沉,一团和气,无刚硬燥烈之感,亦无低沉疲倦之气。

号脉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这不是中医脉诊的目的,中医脉诊是号脉势。

比如,病人整个寸脉都浮越,这说明病人整个阳气都往上发,轻轻搭上去就搏指,甚至脉上鱼际,而你重按下去,反而摸得不明显。这是虚阳往上亢,下面肾水收不住。

这样的病人往往长期过用心脑,思虑过度,神往外飘。把到这样上越的脉势,在治疗上心中就有底了,就有依据。上越者收之。这时往往会选用黄连温胆汤加龙骨、牡蛎。

用黄连温胆汤,直接把上越的火气降下来;用龙骨、牡蛎,是把上越的脉势往下收。有阴必有阳,有上越自然就有下陷。

又比如,你浮取不到病人的脉,沉取才勉强摸到,脉沉而细,沉主里,细为气血少。在关部、尺部还可以摸到,可到寸部却很难摸到。这是病人气血不足,整个阳气都往脏腑里面陷进去。这时你号脉号出了这个气机下陷的走势,治疗起来心中就有底了,下陷者举之。这时,你选补中益气汤或升陷汤,大方向就不会错。

那第三种,中间郁住的呢?当然是直接疏通它,这是第三种典型的脉象。就是病人两手关部脉都郁住了,关部脉郁,是中焦肝胆脾胃经脉堵住了。

这样的脉象,一般妇女小肚子周围都会长得非常粗大,男人容易得脂肪肝,腰部也不舒服,因为他中焦升降不开。这种病人你不能泻,越泻他四肢就越无力;更不能补,越补他就越堵。

这种左右两手关部郁住的脉象,临床上很常见,左关郁住,是常生闷气,肝郁;右关郁住,是经常饮食过度,脾滞。肝郁而脾滞,你一想到这个脉证,治疗的时候心中就有底了。

用什么方法呢?直接疏肝开脾,用的是加强版逍遥散。就是教科书里逍遥散的原方,加上枳壳、桔梗、木香这三味药。单纯用枳壳、桔梗、木香这三味药,对中焦郁堵引起的各种疾病都有效。

如果病人又要求减肥,想要把小肚子给消掉,配上苍术和鸡矢藤,一升清一降浊,把脾胃升降的功能打开。

脾胃升降一打开,中焦的郁闷之气就化散开来了。所以说中医减肥,并不是局限在那些肥肉上,而是通过调整脏腑、脾胃的运化功能,通过脾胃把水湿运化搬运出去,身体自然轻松,减肥的目的就达到了。

这也是为何经用枳壳、桔梗的道理,两药一升一降,中焦脾胃升降一调,周身气血的开合就有序了。

百病不治,必到脾胃中去调,调的就是脾胃的升降。

这也是目前临床上碰到的最常见的脉势之一。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