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阳不能光补肾

勃起功能障碍(ED),通俗被称为阳痿,是指男性无法维持或获得足够的阴茎勃起以完成满意的性生活的病症。ED主要可以分为心理性和器质性ED,前者由精神心理因素造成,后者则可能由血管性、神经性、手术与外伤等因素导致。中医认为其基本病理变化为肝肾心脾受损,经络空虚,或经络失畅,导致宗筋失养而成。

01通脘痹养心以起痿

心主神明,司情欲,心神宁静而不乱,是气血灌注阴茎的启动因素,而脾胃生化气血以养心神,生情欲。思虑过度,损伤心脾,可导致阳痿。《素问·阴阳别论》载:“二阳之病发心脾,有不得隐曲,女子不月。”王冰、张景岳、张志聪、高士宗等诸贤将“不得隐曲”解释为“不得为房帏之隐曲也”,四川省名中医李孔定认为“不得隐曲”所指的便是男子阳痿。《名医集览》亦云:“精之蓄泄,无非听命于心”,王祖龙教授认为,心的气、血、阴、阳失调,皆可导致阳痿。心神得气血滋养,才能促使情欲萌动,调控精血蓄泄,而脾胃为心血养神提供了物质基础。心脾之间的关系,还体现在脾胃不和致心神不宁,如李东垣在《脾胃论》中言:“若心生凝滞,七神离形,而脉中唯有火矣。善治斯疾者,惟在调和脾胃”,其病在心,其治却在调脾胃。

02通脘痹疏肝以起痿

肝主疏泄,其体在筋,阴茎勃起赖肝疏泄气血以灌注亦赖脾胃生化气血和协调气机,助肝疏泄气血。《杂病源流犀烛·前阴后阴病源流》中称:“有失志之人,抑郁伤肝,肝水不能疏达,亦致阴痿不起。”孙自学认为,肝失疏泄是导致阳痿发病的关键病机。而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胃生化气血充足,则肝有所疏泄,阴茎得以灌注;脾胃为气机升降枢纽,气机升降协调有助肝气条畅,以疏泄气血。脾胃主运化水湿,脾胃运化功能虚弱或感受外邪过重,易蕴湿生痰,致脾胃生化气血障碍。同时,痹阻经络,致肝疏泄气血失职,阴茎亦失灌注,因痹致痿。黄元御在《四圣心源》中亦有言:“木生于水而长于土……土弱而不能达木,则木气郁塞,肝病下陷而胆病上逆”,其言肝气生于肾,但是其滋养却在脾土,脾主升清,有助肝气生长,脾虚不升,则难以助肝升行。

03通脘痹补肾以起痿

肾者作强之官,内藏元阳鼓动气血灌注阴茎,脾胃为后天之本,资益先天元阳。《诸病源候论》云:“劳伤于肾,肾虚不能荣于阴器,故痿弱也。”阳痿的病机是肾虚为本,临证应注重补益肾气。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加班熬夜、恣情纵欲成为一种常态,先天肾精难以支撑,唯得后天不断补充,精气方可源源不竭,鼓动气血运行,阳起而不病。如脾胃功能障碍,生化气血不足,则不能滋养先天,终致肾气不足,雄势不起,其治当调补后天脾胃,兼益肾气,以改善气血运行无力、勃起困难的状态。如《古今医案按·阳痿》云:“《内经》云:阳明者,五脏六腑之海,主润宗筋。所以胃强善啖之人,其于欲事必强,反是则痿而不举,或举而不坚,是胃气能为肾气之助。”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