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邪温病恢复形质常用:薯蓣丸与化肝煎

伏邪温病平时可以用什么方治疗呢?我们治疗伏邪病,讲一讲恢复形质的两个常用方剂: 薯蓣丸、化肝煎。

【方名】薯蓣丸

【出处】《金匮要略》。

【组成】薯蓣(三十分)、 当归、桂枝、曲干、地黄、豆黄卷(各十分)、 甘草(二十八分) 、人参(七分)、 川芎、芍药、白术、麦门冬、杏仁(各六分)、 柴胡、桔梗、茯苓(各五分) 、阿胶(七分)、干姜(三分)、白蔹(二分) 、防风(二分) 、大枣(为膏,百枚)。

【用法】上二十一味,末之,炼蜜为丸,如弹子大,空腹酒服一丸,一百丸为剂。

【主治】虚劳诸不足,风气百疾。 薯蓣丸,“虚劳诸不足,风气百疾,薯蓣丸方主之”。“虚劳诸不足,风气百疾”指什么?“冬伤于寒”和“冬不藏精”。薯蓣丸方中既有治疗“冬不藏精”的,也有治疗“冬伤于寒”的: 地黄、当归、川芎、芍药,这是四物汤的架构,补血;人参、白术、茯苓、甘草这是四君子汤的架构,补气;在四物汤和四君子汤的基础上,加了山药、地黄补肾填精,加了麦冬、阿胶养阴、养血,气血阴阳同调,再加桂,干姜散寒,加杏仁、柴胡、桔梗、曲干、白蔹、豆黄卷、防风来疏风。

治疗伏邪病,要复其形质,怎么复形质?对存在伏邪的人,虚劳诸不足,风气百疾,可以用薯丸,空腹酒服1丸,百日为期。治疗伏邪病,我们治疗很多重大疑难疾病时都告诉病人“百日为期”,药要吃100 天。像太乙洗髓膏,就一定要服一百天,今年吃完100天,明年再吃100天,第三年再吃100天,这样吃3年。我们曾经用太乙洗髓膏治疗一个严重的肺纤维化患者,病人开始不能下床,一下床活动就呼吸困难,服用了3年太乙洗髓膏,现在已经去南方打工了,这是百日为期,三年。如果一年内的病程,怎么办?一年内的病也要100 天,比如治疗女性月经紊乱也需要3个周期,连续3个周期的正常才能建立新的月经周期,3个月也是百日为期。

“虚劳诸不足”有两层意思,一是“虚劳”,一是“诸”,“诸”指什么?指气血阴阳。各种不足,气血阴阳的不足,所以叫诸不足,“风气百疾”,指外邪;“虚劳诸不足”,指内伤,由此可见外感疾病和内伤疾病的关系。肿瘤患者就经常有伏邪,比如合并带状疱疹和慢性感染等。肿瘤本身是个虚劳病,气血阴阳都可以亏损,往往会合并慢性外感疾病。所以,“虚劳诸不足,风气百疾,薯蓣丸方主之”,这是我们治疗伏邪病,恢复形质的一个常用处方,大家应注意以百日为期,三剂药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方名】化肝煎。

【出处】《景岳全书》。

【组成】青皮(二钱)、 陈皮(二钱)、芍药(二钱)、丹皮(钱半)、栀子(钱半,炒) 、泽泻(钱半,如血见下部者,以甘草代之)、土贝母(二三钱)。

【主治】怒气伤肝,因而气逆动火,致为烦热,胁痛,胀满,动血等证。 化肝煎是张景岳的处方。方用青皮、陈皮,疏肝理气;泽泻除湿;土贝母化痰,没有土贝母,可用浙贝代替,治疗肿瘤患者我们喜欢用土贝母,普通的患者可以用浙贝;栀子清肝泻火,芍药、丹皮疏肝凉血;还可以加桃仁、茜草,活血;口干加天花粉等。

为什么我们说化肝煎也是平时治疗伏邪为病服用的处方?“冬伤于寒,春必病温”,这类人往往是肝脏有问题。伏邪转出少阳,肝脏有问题容易造成邪气潜伏,这类人常常有慢性肝炎、慢性胆囊炎、胆结石等肝、胆、胰的疾病,常见舌头两边肿胀,或者舌头两边凸起,或者见弦脉。当他的邪气退了,平时可以治肝,比如用化肝煎;也可以治肾,补其虚;还可以肝肾同治,用滋水清肝饮。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