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老不好?那是没有做好祛痰环节
咳喘炎热先祛痰,寒热顾脾利二便。
祛痰三子养亲汤,苏莱草热白芥寒。
【阐释】
肺系疾病常伴咳、喘、痰、炎、热五个主症,其中必须抓住祛痰这个环节。痰祛则咳、喘、炎、热会随之缓解。祛痰要分析痰的寒化、热化的病机演变,这是主症B的病机;而顾脾胃、利二便是间接治疗与给邪出路C。治疗的三个环节,即分寒热、顾脾运、利两便。
治有形之痰不离三子养亲汤。视痰的寒热之别而加减变化,寒痰、热痰均可以用苏子、莱菔子。需要注意的是,热痰用葶苈子,寒痰用白芥子。
临床应用
01肺病全身状态的基本治疗策略
肺病病因,实证以痰浊为主。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故肺病开手法必须祛痰浊、开胃、运脾,温胆汤、香砂六君子汤和益胃汤都可选用。肺病久病及肾,导致肺肾两虚,需要金水相生或补肾纳气,都需要补肾。故收工法调肾地黄汤可以作为基础方。
肺居胸中高位,有华盖之称,上开窍于鼻,下覆诸脏,外合皮毛,总司人体一身之气。其基本功能为:肺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调水道,为水之上源。肺上开窍于鼻,外合皮毛,故易感外邪;且肺为娇脏,不耐寒热,又为清肃之脏,一物不容,故内伤七情与外邪均可导致肺气失于宣降,肺气上逆,所以痰浊、咳嗽、气喘、发热等为肺系疾病中常见之症状。
肺系疾病常见的病机有肺失肃降,痰浊阻肺;风寒束表,肺气失宣;肺气虚损,肺受寒、热、燥之邪所伤,以及脾虚痰湿,肾不纳气,气虚血瘀等。肺病证的治疗原则总不外标本关系,“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扶正祛邪也是应当掌握的治则。针对全身状态的基本治疗策略为:苔腻、痰浊阻肺,用温胆汤或二陈汤,加回半夏和橘红;苔薄不腻,补肾用调肾地黄汤,金水相生,健脾用香砂六君子汤、补土生金。
02肺病主症及其处理策略
肺病主症包括咳、喘、痰、炎、热五个主症,处理步骤为先祛痰、再宣肺。祛邪法,必须抓住祛痰这个环节。痰祛则咳、喘、炎、热会随之缓解。
首先,治有形之痰不离三子养亲汤,用苏子、炒莱菔子、炒白芥子。其次,视寒热之别而变化加减。寒痰用苏子、莱菔子和白芥子,热痰用苏子、莱菔子和草劳子。苏子、莱菔子寒热均用,区别在于白芥子和葶苈子。第三是宣肺,风寒束肺用麻黄、杏仁,可以用桔梗、蝉蜕代替;风热束肺,用桑叶、菊花,也可以用桔梗、蝉蜕。
03肺病风险防范与间接治疗
“顾脾利二便”,主要是顾护脾胃、以补土生金,通利二便以给邪出路。还包括痰瘀同治、扶正祛邪等。顾护脾胃,祛痰热宜“醒脾苡苓莱连翘”,祛痰散寒宜“健脾二陈扁木煎”;给邪出路,通大便宜“润肠归菊桃草黄”,利小便宜“利尿冬瓜蛇车前”,痰瘀同治,宜“久病痰瘀常互结,桃仁苏木丹芎泽”;扶正祛邪,可加一味生黄芪15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