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热宣肺,化痰平喘治疗慢阻肺

【基本资料】

蔡某某,男,时年70岁,因“反复咳嗽、咯痰10年,气促3年,再发1周”于2016年2月15日就诊。

【发病过程】

患者既往慢阻肺病史明确。就诊时症见气促,咳嗽,咳黄白黏痰,难咯出,胸闷心悸,无胸痛,心前区无压榨感,无发热,食纳一般,睡眠差,二便尚调。双肺呼吸音减弱,可闻及哮鸣音。舌质红,苔黄腻,脉数。

首诊证候

症见:患者气促,咳嗽,咳黄白黏痰,难咯出,胸闷心悸,无胸痛,心前区无压榨感,无发热,食纳一般,睡眠差,二便尚调。

查体:双肺呼吸音减弱,可闻及哮鸣音。舌质红,苔黄腻,脉数。

辨证论治

西医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中医诊断:喘证(痰热壅肺)。

治法:清热宣肺,化痰平喘。

处方:予法半夏5g,化橘红10g,黄芩10g,浙贝母10g,苦杏仁10g,紫苏子15g,枳壳10g,桔梗15g,甘草6g,桑白皮15g,瓜蒌皮15g,海浮石15g,龙脷叶15g,红景天6g。共5剂,每日1剂,水煎服,早晚餐后温服。

随诊过程

二诊:2016年02月20日患者服药后气促缓解,痰转白色,容易咯出,无胸闷胸痛,无恶寒发热,无咯血盗汗,纳眠可,二便正常。舌暗,苔薄,脉沉。

处方:患者热象已去,调整治法为健脾补肺,化痰平喘,予党参15g,白术15g,茯苓15g,炙甘草10g,法半夏10g,陈皮10g,蜜紫菀10g,百部10g,蜜麻黄10g,黄芪15g,苦杏仁10g,川贝母5g,补骨脂15g。共7剂,每日1剂,水煎服,早晚餐后温服。

【按语】

慢阻肺急性加重期,主要表现咳嗽、咳痰、气促等症状明显加重。此期以邪实为主,多为外邪、痰浊、水饮等壅滞肺气,导致肺失宣降。对于急性加重期的治疗,当根据主要症候表现给予辨证治疗,如果以痰热为主,当清热化痰,可选用桑白皮汤为基础方;如以痰浊为主,当化痰降浊,可选用二陈汤和三子养亲汤为基础方;如以水饮为主,当以温肺化饮,可选用小青龙汤为基础方;如合并外邪,可酌情加用麻黄、桂枝、葛根、柴胡、紫苏等疏散外邪之品。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